返回第255章 印社(第1/3页)  无字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陵距离杭城并不远,坐动车几乎眨眼就到了,中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让古人诗词里的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了现实。

    杭城对我来说最熟悉的是韩城,韩城是地地道道的杭城人,骨子里却有着东北人的好爽与大方。韩城这个看起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一直给我推荐一个好去处,西冷印社,这并不符合他的性格。然而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对于一个考古专业的学生来说西冷印社是非去不可的地方。

    因为他在中国金石学届的地位实在过于崇高和特殊,西冷印社是我国研究印学的著名学术团体,坐落在杭城西冷桥畔,孤山之巅,人称“湖山最佳处”。

    它创建于1904年。当时由著名金石家丁铺之、王福庵、叶为铭、吴石潜等发起,到1913年集会,公推金石书画家吴昌硕为社长。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因地处西冷,遂定名为“西冷印社”。印社先后拥有国内外社友一百多人。

    这一年恰是东晋王羲之兰亭雅集第二十六个癸丑年,西泠印社就在这年的重阳佳节集会。国内外印人纷纷参加,日本著名的金石家长尾甲、何井仙郎等也远渡重洋,游学入社。

    西泠印社的建立,促进和发展了篆刻艺术的创作和学术活动。印社每年在春季清明、秋季重阳集会,主要是对篆刻绘画作品,进行观摩和探讨。印社出版的金石书画著作,如印谱、画集、碑帖、拓片等不下数百种,畅销国内外。

    金石篆刻是我国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据查考,最早见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秦汉印是我国金石篆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令丞相李斯制成全国统的通用文字,叫做秦篆。

    这种文字结体方中带圆,左右对称。到了汉代,文字更为整齐,结体平正方直,庄严典重,这就是汉青铜器上的那种铭文。后历经汉魏晋,篆书又有各种形式和风格上的发展。

    有的形状曲折回绕,有的以鸟虫鱼兽形状书写文字,到了宋元,为了使印文整齐严满,就把篆刻的文字笔划回环重叠起来,多者能使一划叠至九重,叫做九叠篆。

    这种字形复杂难以辨认,用以防奸辨伪,很有好处。因此,宋元明清的官印,直沿用这种字体。

    印章在古代直到今天,主要是一种印信凭证。军事上有“兵符”,政治上有“官印”。例如任命官吏,发布命令,来往公文等等,都得用官印封发才能生效。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交往的频繁,印章已经逐渐被推广到商业和一般信件来往各个方面了。宋元以前,手艺工匠制作印章,是 为了制造实用物品,到了宋元时期,一些文人出于鉴赏和创作书法绘画的需要,才逐渐刻制了一些专供艺术欣赏的印章。

    后来逐渐使得绘画、 书法、篆刻、诗词这四种艺术互相辉映,融成一体,形成一种我国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专门从事这种艺术创作的篆刻家。

    清代是篆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代表人物渐派有丁敬,皖派有程邃。他们讲究气势、布局和刀法。所谓“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就是指篆刻艺术的这种境界而言。

    西泠印社所在地,是孤山风景的精华所在。这里地界里外两湖,襟连白苏一堤,风景秀丽,环境清幽。白堤西端,楼外楼畔,左侧圆洞门上, 大书“西设印社”四字,这是吴昌顿的笔迹。从圆洞门入内,便是柏准,竹阅。

    这几间小巧南静的古典建筑物上,还悬挂着儿村名家对联,最引人注目的是,“旧南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藉微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署名是:“胡宗成撰沙孟海书。”沙是我国著名书法家,现任西泠印社社长。竹阁始建于唐,柏堂始建于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