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赫哲族神话里叙述的人熊婚姻内容,要与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熊体神话传说相比,似乎显得十分含蓄、柔和、温情和隐衷。文中用大量笔墨委婉而深情地描写了赫哲族妇女与公熊在一起生活,繁衍后代的情节。这无疑说明在赫哲族信仰意识及早期文学作品中,熊也被虚构为某些氏族血脉相连的祖先。但总体上来看,赫哲族的熊传说与鄂温克、鄂伦春人有所不同,它的图腾信仰不很明显。
具有普遍性的神话传说,主要讲述了人如何变成熊。有的赫哲氏族以为熊是由一个叫玛夫卡的人变的,故称熊为“玛夫卡”。据说玛夫卡原是一位老猎人的大儿子,从小好吃懒作,不务正业。一天其父叫他们兄弟二人上山打猎,其弟猎杀了野猪和老虎,玛夫卡却背上弟弟猎杀的野猪往家走。结果他迷了路,未能走出密林,最后变成了一头熊。
蒙古语族也有同样的传说。达斡尔族有一则《熊儿子》的故事:“一位老妇带着女儿进山打柴,姑娘去解手,结果被一只公熊背走了。回到熊洞,公熊并未伤害姑娘,反而给她吃喝,百般照顾。这样姑娘与公熊一起生活,并生了一个儿子。熊儿长大后,高大健壮,力气过人。他先后为民除掉了恶虎、蛟龙和百头魔鬼蟒盖等三大害,成为受人敬仰的英雄。”这一情节与维吾尔族熊传说《艾里·库尔班》极为相似,熊的儿子都成为英雄,但均有杀死熊父的情节。
蒙古族的熊传说多见于布利雅特人和达尔赫特人,这些民族曾世代栖居在额尔古纳河畔的山林里。《西北蒙古记》记载的一部传说讲,从前有一个猎人萨满,绕一棵树转三圈,就变成了只熊。他变熊抓到许多动物后,再次绕那棵树转三圈,又恢复了人形。有一次,他正变熊抓捕猎物时,有人把那棵树给伐了。
结果,他未能变回来,成了一只熊。这个传说还有一个变体,说熊原本是个打猎能手,有一次他变成大熊在山上抓捕猎物时,有一个嫉妒他的人把他的外衣给烧了,结果他未能恢复人形,变成了熊。
西北的蒙古语族中也有人熊结合繁衍后代的传说,讲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困在山里正处绝境时,一只灰熊出现在她面前,灰熊怜惜哪个惊恐的女人,给她食物,亲切照料。后女人与熊同居,生了一只小熊,柴达木盆地的蒙古人称其为“天狗”,十分崇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