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赵氏孤儿》重伦理实现,《哈姆雷特》重人性揭示。
《赵氏孤儿》更多的是关注复仇事件本身的发展,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表现得较少,显然是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悲剧。剧中矛盾冲突集中在赵盾等人的;忠和屠岸贾的;奸方面。
忠臣一家被安上;不忠不孝,欺公坏法的罪名而惨遭灭门。悲剧开场就定下了谴责奸贼和同情忠臣的感情基调,显示出清晰的评判态度。而屠岸贾一手遮天,倒行逆施,激起了有良知的人们极度的愤恨。为了斩草除根,他竟下令要杀死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之上的所有婴儿。为了保护赵氏孤儿还为了拯救全国的婴儿,程婴和公孙杵臼一个牺牲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一个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悲壮行为,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他们的高风亮节,也升华到了为群体利益的高度。
而《哈姆雷特》更侧重对剧中人物复仇前后的心理进行深入的剖析,是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性格悲剧。悲剧冲突的重心并不是克劳狄斯的罪恶行径和哈姆雷特的复仇行为之间的对立,而是集中在主人公的内心挣扎上。;是活着还是死去,类似这样激烈的内心斗争构成了剧本主要的矛盾冲突。
哈姆雷特的生活本来是无忧无虑的,所以他一开始对人类抱着美好的看法。但是突然间,父死母嫁,王位被夺,朋友背叛,纯洁的爱情也被践踏,社会的丑恶面一下子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对冷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苦苦追寻以及由于无力承担;重整乾坤的重任而踌躇彷徨。
同时《赵氏孤儿》的悲剧主人公并不是身负血海家仇的孤儿赵武,而是以草泽医生程婴为代表的忠臣义士。在中国悲剧理论中,悲剧主人公的选择没有限制,可以是帝王将相也可以是卑微小民。
而弱势群体的不幸遭遇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所以中国悲剧的风格整体上说是纤弱的,弱者遭受的苦难更能够激起人们对屠岸贾的切齿痛恨和对忠义之士的由衷赞叹。
《哈姆雷特》的主人公则是为父报仇的王子,他高贵的身份是构成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西方悲剧的定义中,只有;崇高的事件才能对历史能产生重大的影响。才能成为悲剧的素材。
只有;高贵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悲剧的主人公,;高贵人物的痛苦和毁灭更能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