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没有任何文化背景和文学氛围的家里居然有十本破旧又奇怪的书,而且都是母亲逼迫我必须读会学会的书。
我的启蒙跟别的小朋友截然不同。
第一本是《幼学琼林》,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到现在我依然可以朗朗上口的背诵出来,毫不费力。
接着《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
后来才知道这是古时候训练儿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还有最常见的《百家姓·千家名》,讲述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姓名,而且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还是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要使用自己的名字。
如填履历表时,要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在名片上要印上自己的名字,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自报家门,在与朋友打电话时也要说出自己的名字。由此可见,名字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
《三字经》城里的小孩子从小就学,农村的孩子学的不多,当然我是例外。
这本书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中的基本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有了三字经当然得有《弟子规》《孝经》,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页页光辉的篇章,犹如群星璀璨、光华四射。
《大学》和《中庸》则是另一种境界的书籍,它们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六韬》很少有人听过,我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
我认为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最后母亲给我看的压轴的才是《论语》,内容大家都知道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即便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会觉得不可思议,我那个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