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7章 神话之上(第1/3页)  无字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习惯和忍耐的力量都是可怕的,而深有残疾的人的意志力通常比常人要强上不少,习惯的初始根本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都只为了生存。

    这些鄂伦春人吃熊肉时有个习惯,妇女只能吃熊的...后脊背的肉,男人只能吃熊的前半身及四肢的肉。

    他们在吃熊肉前,大声说:;咔咔咔!这是天神赏给我们的,大家分享吧!’阿玛哈’、‘恩聂嘿’保佑我们,不会咬伤我们的。吃剩下的熊骨头,要用柳条或草包扎好,选择河边、半山腰或树林,挂在三棵树交叉点上风葬,并祈求熊保佑他们,让鄂伦春人平安幸福。

    而另一些鄂伦春人,把熊运回来后,熊肉先切成小块后煮熟,拌上熊的脑浆和熊油一起吃,又要做成;阿索木粥,据说吃这种粥会暖身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在吃熊肉、喝熊汤粥的过程中,人们边吃边学鸟叫,以示不是鄂伦春人吃了它。在最后一个人吃完后,人们开始把熊骨收集起来,从胸骨开始顺次排列到趾骨,用整块桦树皮包裹好,近则送到捕猎现场与熊头进行合葬,远则在山野中将熊骨埋藏或风葬,氏族成员佯悲痛哭,为熊举行送魂仪式。

    这种仪式由萨满主持,萨满向熊致祷词,祈祷熊不要把灾难降临到鄂伦春人的头上,保佑部落全体安康,狩猎丰收。最后,氏族成员一起在葬熊的地方唱;葬熊歌。

    鄂伦春族古代;葬熊歌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仅以黑河流域的葬熊歌为例。他们称葬熊歌为;古落依仁,其歌词如下:

    古落,古落,阿玛哈、恩聂嘿!您就要起程了,到您那向往的阴间去。是您喜欢我们,我们才成长,我们要把您的白骨好好风葬,时辰一到您就要走了。快吃完您喜欢的蚂蚁,快收拾好您的桦树林。

    古落,古落,阿玛哈、恩聂嘿!您年年让我们见到您,您天天要保佑我们。碰到女人儿童不要咬伤他们,碰到老人要可怜他们。您是动物神哪,人人都怕被您吃掉,千万不要吃掉我们,我们要好好风葬您。

    您不要降祸予我们,您是善良的阿玛哈,您是好心的恩聂嘿。您要多赐给我们猎物,保佑我们幸福生活。我们误伤了您,千万不要怨恨我们,您是兴安岭上的英雄,肠子流出来还在施威。鄂伦春人不敢提您的名字,您是我们民族的祖先,应保佑儿孙们幸福。请接收我们的厚礼,带给去世的祖先。

    我们最尊敬的熊神呀,为您筹办圣节,我们永远供奉您,您有未卜先知的本领。您要时时指明吉凶啊,您不要伤害我们呀!伤害了我们您就不能成仙啦,为了您能早日成仙啊,要多行善事保佑我们。

    鄂温克人、蒙古语族的达斡尔等民族,捕熊习俗与鄂伦春人比较,如出一辙。鄂温克人吃完熊肉后,要把所有的熊骨收拾干净,用柳树条捆好进行风葬。风葬的熊骨必须是熊的右上肋骨二根,熊的头、心、肺、肝等。

    把它们一起用桦树条捆好,再用柳树条横捆六道,捆好后安葬在事先架好的两棵落叶松中间搭起的木架子,而且把熊头要朝东放。最后所有参加熊骨葬礼的人都假装哭泣,同时还念叨一些祈祷、安慰熊灵的语言。

    蒙古人捕熊后,对熊进行剥皮和分解,将其眼、心、肺等用草包好挂在树上安葬。在此过程中,频频祈祷,一再向死去的熊表明;我们不是有意杀您,是火枪走了火,他们还装出可怜样子,祈求熊恩赐给予温暖。不仅如此,他们面对死熊尽量开脱责任,洗刷自己,将捕杀的罪责一股脑推给别人,说道:;熊啊,要知道,伤害您的不是我们,是乌良海人,是通古斯人!

    不过,从神话传说和猎熊习俗中可以看到,北方先民与动物间达到的和谐乃至图腾崇拜之时,也能感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