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教育员工:要以企业目标为目标,以团队目标为目标;只要企业成功,个人也一定成功;只要团队成功,个人也一定成功。很多员工也就相信了这个说法,但我们还得明白事情的另一面:不管你的企业多么强调文化、奉献、团队、共同目标,企业跟你都不能画等号。团队跟你也不能画等号,你就是你,如果你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切都是空话。
站在普通员工这个角色位置上,相信企业的情感,相信企业的事业,这是对企业的忠诚。但你还要清楚,企业永远不可能是我们的家。企业能不能做大能不能做强,那首先是高层管理者的事情,而我们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选择这个企业我能得到什么?从这个企业得到的东西对实现个人的人生战略目标有多大的意义?这种选择是不是最理智的?如果你对企业绝对忠诚,那你为自己设个目标,去做个高层管理者,岂不是会对企业贡献更大?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你成为一个自私自利、只盯着自己的目标而不顾及旁人或企业需要的人,那样的人下场未必很妙。我鼓励的,是确立自己合理的目标,并把它与旁人的目标、企业的目标相挂钩,换句老话,这叫“双赢”。
目标决定过程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甚至争议。有一派意见是:不是每个士兵都能成为将军,既然做士兵,就要先想着做好士兵的本分,至于做不做得到将军,那得看能力和机遇。这种说法确有其道理,而我的看法是:的确不是每个士兵都能成为将军,但一个没想过做将军的士兵,除非机缘巧合,否则一定做不了将军。
目标对人生的导向作用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有了目标以后,你会把精力集中到对实现你的目标最有生产力的事情方面。很多决策都会变得简单,那就是这个事情对实现你的目标有没有帮助。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你每一次的决策就等于没有原则,只能根据当时的某种感觉作决定。这种决定会把你带向不同的方向。几次这样的决定以后,你的职业积累就消失殆尽了。
不少人看两天英语又学两天财务,想考研又下不了决心,想考某个证却因为没有动力虽然jiāo了报名费都没有参加考试,时光慢慢地从身边溜走,最后逐渐地习惯于惯常的工作。偶尔搬家的时候翻出以前努力学习的材料,呆呆地想上半天,知道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努力过,仅此而已。
第24节:第二章 目标决定人生(5)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自传《我的生活》序言中写道:“法学院刚毕业那会儿,我还是个小伙子,十分期待着马上开始自己的生活。这时,我突发奇想,把本来想要看的小说和历史书暂时束之高阁,出去买了本‘如何做’一类的书《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该书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必须列出自己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生活目标,按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类,例如A组最为重要、B组次之、C组第三等等。然后,在每一个目标下列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行动。这本简装书我依然保留着,距今已近30个年头。我敢肯定,这个单子准还埋藏在某个故纸堆中,尽管一时无从查找。然而,那个A组的单子我还真没忘记。我要当个好人,娶个好老婆,养几个好孩子,jiāo几个好朋友,做个成功的政治家,写一本了不起的书。”30年后,功成名就的克林顿显然认为自己已经实现当年定下的目标,唯有一点不好意思自夸,他调侃道:“当然,我是不是个好人,得由上帝来判断。”
严格来说,克林顿在序言中列举的长期目标,只能算是一个人生愿景。我们大多数人,初出茅庐时大概都有这些或那样的自我欺许或人生愿望,但美梦成真的却非常少。克林顿的不同在于,从其自传中我们可以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