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自从他16岁立志要做政治家以后,他就没有让“人生愿景”停留在幻想中,而是不断制定清晰明确的阶段目标去落实愿景,从而一步一步向梦想靠近。1973年,27岁的他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回家乡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在那里,他的家族有深厚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有利于他从政。3年后,他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长,并于2年后竞选州长成功,连任到1992年。在担任州长期间,为了扩大全国影响力,为竞选总统打下基础,他担任过美国南部经济发展政策委员会主席,兼任全美州长联席会议主席,并曾协助总统主持国家最高教育当局的工作。1990年,又当选为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主席。1992年,当选美国总统。
人生的发展中,不可控因素太多,社会变化这么快,要想制订出一个完整准确的人生计划是不可能的。如果非要定一个很死的目标,比如我要在20年内成为一个资产10亿的企业家,然后倒推自己几年成为什么、几年成为什么,这是很僵硬的做法。也是不现实的做法,没有任何人能保证你一定能如期实现目标。
更可取的做法,是为自己确定一个终生不动摇的人生愿景,然后,根据愿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1~3年的短期目标并实现。好比你的愿望是登上天界,为此你必须回到现实,先一块一块垒石头,造一座通天塔。如果你能造出通天塔,那么登上天界的愿望自然能够实现。从克林顿的简历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职业愿景是“做个成功的政治家”,然后每两三年就实现一个阶段目标,直到成为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25节:第二章 目标决定人生(6)
对此,唐骏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出“目标三年更新”的见解,他说:“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一定要有良好的规划,不能盲目努力。有的人只知道努力工作,但是没有规划。其实这样没有目标地工作,再勤奋也没有用,而且五年十年以后,你会发现你还在原地踏步。有些人有规划,但又不切实际。而我一直给自己订规划,而且是三年左右订一个规划,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区间。如果我定得太久的话,我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三年我一定可以看得到,只要我努力,我相信离我的目标会越来越近。”
在方向不动摇、目标三年更新的指导下,唐骏以三年为一期,用了六个三年,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到留美博士,到创办自己的公司,到加入微软。又从微软总部的普通程序员,到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终生荣誉总裁,再跳槽担任盛大总裁、新华都总裁,从而完成从专家型的职业经理人,到拿到超过10个亿“签约奖金”的“打工皇帝”。
目标让人生更喜悦
以前,每当别人问我大学四年什么感受,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意思。久了,我才反思到,没意思的原因并不是大学生活本身造成的,而是自己在考入大学之后,没有了什么目标和追求。同理,如果你说工作没意思,一般也是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职业目标。那些有职业目标的人正围绕着自己的目标一点点添砖加瓦,每向自己的目标靠近一步就有一种内在的喜悦,怎么会觉得工作没劲呢。
一个有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对自己更满意,在人生道路上更有耐力,面对人生的挑战更加平静、更加自信。人在评估自己时,不外乎三种方式:与别人横向对比,与自己的过去做纵向对比,将现状与自己的目标对比。三种方式一定要结合起来,横向对比往往使人对自己产生不自信等各种负面情绪;与自己的过去对比使人眼界狭窄容易满足;而与目标对比,则能弥补前两者的不足,保持前进的动力。
有记者问围棋国手常昊:“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进入高端领域了。如今,当你们那一批棋手逐渐萧条的时候,你却还处于围棋的青春期。你的围棋生命到目前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