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1 章(第1/4页)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豆不道德,儒家道学家认为男女授受不亲等,穆斯林道学家认为女人没有面纱邪恶等等。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承认,外在的道德是社会的标准,也是别人的标准,这一本质决定了它象一根刺进ròu里的木刺,让我们根本无法完全融合它。可以说,内疚感导致了负责和负罪的想法,这本身就已经注定了我们烦恼。

    也正因如此,外在道德才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它起源于人的自由和判断,却最终成为约束个人自由与判断的工具。

    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与人本是合而为一,无所阻碍的,但由于各种外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与教导,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xìng,开始与自然不协调。我们要享受自我的快乐,就必须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xìng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如果把外在的道德当作一个人的话,那么他影响我们的方法是很巧妙的:他告诉我们人不同于屈服自然yù求的动物,其行为不应该以快乐为目的,而应该基于某种理念而自觉地忍受痛苦。他声称它是出于对我们的爱,才对我们进行限制和压抑,他是给我们提供心灵的帮助,给我们带来伟大的学说,让我们灵魂开窍,为了解放我们,才对我们进行约束。

    每一种外在的道德这样声称时,他并没有说谎,而是真的相信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天使,并早已打算为自己崇高的事业献身。

    问题在于,趋乐避苦为人的本能,快乐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的自由,因此与现在作为规范和约束而存在的外在道德是天然矛盾的。要快乐地生活,必须首先消除内疚感。

    内疚感是蒙在我们人生头上的牛皮,戳穿它,扔掉它!

    它让我们感觉对不起别人,因此乖乖地让别人随意支配我们。我们像一个闯进苹果园的孩子,每摘一个苹果,都向每一个人鞠躬道歉,却忘记了苹果园是属于我们的。

    基于内疚与外在道德的关系,正本清源,要清除它也必须舍弃外在的道德行为准则,找以一个发自自己内心并且绝对适合自己的道德标准,取代它们。

    记住:我们都有权主宰自己,只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不需要任何其它人为我确立一个标准。遵循外在道德或者不遵循,都是我们的自由,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干涉损害别人,我们没有任何义务遵守任何的一项外在道德。除了法律,没有任何东西有权强迫我们,让我们对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个人无限负责,并为不能尽到这种责任而羞愧。

    比如说,孟子认为人从最基本的道德情感中所体验到的乐,才是人生最基本的快乐,这种快乐比起“富有天下”的王者之乐,也不知要可贵多少倍。他由此推论说,古代舜是以至孝著称,如果他治理天下而他的父亲如果犯了法,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窃负而逃”,逃到很远的海边,享受天lún之乐,天下对于他是不足道的。

    要确立自己的生活标准,就必须分清哪些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完全独立的,我们应该为这一点而庆幸。要利用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去找到快乐,自己的快乐,而不要为任何语言和行为所威胁。

    女友问我们:“亲爱的,我们彼此相爱,干什么不结婚呢?”

    是啊,为什么不结婚呢?回答应该是理直气壮的:“正因为我们相爱,才不需要结婚。”

    而做为一个女孩子,当未婚夫问我们:“亲爱的,你要保证永远不会和另一个男人好。”

    应该保证吗?才不呢!我们作为一个独立快乐的人,应该诚实地回答:“亲爱的,我发誓会对你永远忠诚,直到遇见一个比你更理解我,不会让我做出这种愚蠢保证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