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0 章(第1/4页)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心理学家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冷了场。

    过了片刻,有3个志愿者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志愿者一上去,就异常小心地挪动着双脚,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个志愿者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木桥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着,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个志愿者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这时,心理学家又打开了房内另外几盏灯,强烈的灯光一下子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志愿者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他们刚才都没有看出来。心理学家大声地问:“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

    志愿者们没有作声,心理学家问道:“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志愿者心有余悸地反问:“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

    心理学家笑了:“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环境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

    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与外界的人和物接触,别人不断给我们各种各样的信息,而所有信息,就象上面的实验中的蛇和网子一样,对我们的心情以及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些影响时时都引发我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会因事事如意而情绪高涨;当我们处于逆境时,又往往因困难重重而情绪低落,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境的转变而起起落落,时而悲伤,时而欢乐。

    所谓“心随境转”,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人的心情,不断地受到别人的声音和信息的影响,很难有一刻的安宁。要快乐,我们就必须要把这种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佛家说:语言xìng空。意思就是说,任何语言本身都没有绝对不变的意义。符号语言本身没有意义,是通过我们的认识和理解而发生作用的。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如此,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含义。

    在浩淼的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叫雅普岛,岛上有许多洁白如玉的石头。

    二战期间,德国人为了奴役当地人,用大把的马克来收买头人,头人却嗤之以鼻。后来一打听,原来在雅普岛居民的心中,只有那些石头才代表金钱,代表财富。

    于是,狡猾的德国人派人把雪白的石头都刷上小黑十字,雅普人顿感财富丧失,一贫如洗,德国人后来把小黑十字洗掉,雅普人立刻为财富的失而复得而欢呼雀跃,并出于感激帮助德国人筑路。

    把自己快乐与否寄托于外物本来就已经是一种悲哀,由于这种寄托而被别人奴役,则更是一种愚不可及的做法。在生活中追求别人所表现出的快乐,和那些雅普人一样,是和自己过不去。

    这样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再说一些最容易理解的。比如年龄,世界上多数地方都是一出生是一岁,越长岁数越大。可是在美洲的一些地方,人一出生就是60岁,越长岁数越少。因此当地随处可见3岁的老翁和59岁的婴儿。

    再比如说美。有的地方以白为美,有的地方则以黑为美,有的地方以高为美,有的地方则以矮为美。

    所以说,我们从任何人那儿得到的信息本身,都没有什么绝对的定义。它们都是随着我们以世界认识的不同程度,随着我们与它的认同和分别,从我们的头脑中获得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意义。

    一般来说,快乐和烦恼都来自于生命的内因,外部条件只是引导我们找到它们的外因。面对环境是否快乐与烦恼,与人的观念和修养有关。

    对快乐进行一个公认的定义是愚蠢的,因为“快乐”一词的意义太宽泛,也太含混,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得到的满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