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北京女子来这里。她摇了摇头又忙活着她的事情。
付凡见此情景,慢慢地说:“是毕老的孙子。”
“毕老,是毕华大夫?”英菊急切地问。
付凡对英菊的问题有点吃惊,她怎么知道毕老的名字,便带着疑惑问:“你怎么知道?”
英菊笑了笑说“报纸上看的。”
此刻,付凡觉得英菊每天看报纸的习惯不再是没用的,反而有点羡慕。
“咱们遇到好心人了”付凡语重心长地说。
小柏打算把这个粉色的笔记本留给姐姐,尽管这个笔记本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但比起姐姐对他的好,他依然很爽快地下了决心。
“姐,笔记本你用”小柏说。
“我有,你留着。”小竹推脱。
“姐,这是粉色的,我怎么能用?”
姐弟俩的关系就像脑袋和肩膀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尤其是姐姐对弟弟的疼爱,胜过自己。可能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影响,还是出于别的原因,小竹对小柏的关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没有像村里的女子,总是将父母的冷漠变本加厉地还给弟弟,甚至有些女子竟为了报仇,结婚后与父母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事情在农村的里最为常见,但是一幕幕令人深思的故事却从未改变封建思想束缚的人们,照样遵循”女子就是女子,迟早是别家的人”的落后思想,代代相传。而付凡家是一个特别,他们家的姐弟俩,从未因一点小事吵架,总是相互谦让。这样的家风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尤其是母亲英菊的影响最为深刻,而付凡或多或少有点偏见,可能是环境影响了他的思维和见识。
英菊是念过高中的,至于学习的好坏,从他平时做事的风格和处事的智慧就能发现,她是个有思想和有文化的女人,这种女子在这落后贫瘠的山沟沟里有点可惜,至于原因,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来。
姐弟俩的推让最终以姐姐的失败而结束,小竹接受了弟弟的礼物。
女孩子就是喜欢比较鲜艳的东西,特别是粉色,是小竹最钟爱的颜色。皱皱巴巴的头绳是粉色的,破旧的布鞋上自己秀的花儿也是粉色的。自然,粉色的笔记本对她来说喜欢的要命。她用粗糙的手指轻轻的抚摸着柔软的封皮,然后翻开笔记本,仔细的看着有点泛黄的纸张。这种纸的品质与商店里的假货有着很大的区别,看起来有点不咋地,但摸摸就是很舒服,没有粗造的触感。更让人想不到是,这纸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像英菊,又像玉兰花。
“哗啦”从笔记本里掉下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容貌清秀的姑娘。
“应该是毕晨吧?”小竹猜到。
小柏把脸凑到姐姐的肩膀上,仔细地看着。
“是她”小柏回答。
小竹的思维定势了,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注视了许久,好像有什么想法似的,在她白皙的脸上反复出现。
“还是姐好看”小柏说
“是吗”小竹笑嘻嘻的问
“照片你留着”。
“要不放在相册里吧”。
“那怎么行,她是你朋友。”
听了姐姐的话,小柏将照片揣进裤兜里,然后一家人愉快地吃晚饭。
饭后,付凡带着两孩子来到门口的大杨树下,烧纸钱迎灶神。这个时候,村里到处是不大不小的火光和平霹雳啪鞭炮声,还有小娃娃玩耍的嬉闹声,预示着新年就要到了,温暖的春天不久会来临。
夜幕降临,村里寂静如空。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灯光越来越少,不大一会,黑暗笼罩了大地。
付凡躺在热炕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而妻子英菊在洗脸,乌黑的长发披在肩膀上,显的特别的美。
“给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