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八十九 抵天柱而枕龙眠 牵大江而引枞川(第1/3页)  皖江情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的遐思在风雨中澹荡,袅袅随风而递邈。既使在荆棘苦草中,也会脱落我许多的憔悴。这里贫瘠的土地,也会在繁衍中沐浴,虽然青春衰颓,凄凄寥寥,微显肃穆而宁静。但是它含苞初放,沐浴后曲线舒展而绚烂迷离,掩映在霓虹灯下,更显魅力无限。我在这霏微如烟尘,醇香如脂粉的启迪中,有着难以言说的悦念,和不可捉摸的感兴。我在缛丽的光华中,也遗失了矜持,丢落了控奴。我有着魅惑嘶叫,或是呼唤暴雨梨花的欲望。

    简陋的脚印里,往往有不平凡的细节。曾经的浪漫奇迹,君子思之,味醇而耐久,何陋之有?从此卷开始,至卷一百零四,每二卷只载历史上曾与怀宁相关,而现在在行政区划上与怀宁县相临近的一处县市的一些剪影轮廓,一些地方的风景和用手可以触摸的历史与情感。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南,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解放前,县域东南广,西北狭。它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桐城位于安庆市北部,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桐城,是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是文坛“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

    夏、商,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公元前五零八年)夏,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三三三年)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秦,为舒县,隶九江郡。西汉,初为枞阳县,隶庐江郡;文帝十六年(公元前一六四年)改称舒县。东汉,属舒和龙舒侯国,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晋,属舒县,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道,又隶晋熙郡。南北朝,宋初为舒县,隶庐江郡;后为阴安县、吕亭左县,隶晋熙郡。齐,属晋熙郡阴安县,庐江郡舒县、吕亭左县(建元二年割晋熙属)。梁、陈,为枞阳郡枞阳县。隋,初为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五九八年)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唐,初仍为同安县,属同安郡;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因忌安禄山叛唐,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

    北宋初年属舒州同安郡;南宋绍兴十七年(一一四七年)属安庆军。明,初属宁江府,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年)属安庆府,直隶南京。清,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年)属安徽省安庆府。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直隶安徽省。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属安徽省安庆道。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桐城县一九四九年,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一九五二年改属安徽省安庆行政区。一九五六年一月三日,牛车、同卫二个乡全境,吉庆乡六个选区,人形乡一个选区共二点八万亩耕地,划归桐城县青草区和新渡区。以南桐城县的白莲圩划归金拱乡。至此,以沙河为两县天然界线。一九六八年始隶安徽省安庆地区。一九八六年桐城县辖八区、三镇。桐城境内民族众多,除汉族外,尚有回、蒙古、满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后,桐城撤县设市。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桐城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区为大别山东段余脉,重峦叠嶂,挺秀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织绣铺锦。境内河道交织,形成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汇入菜子湖,经枞阳闸注入长江。桐城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有蟒、白鹤、穿山甲、水獭等。珍稀树种有银杏、金钱松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