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围棋是突破口(第1/2页)  穿梭在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华问李松:“这木活字印刷,可以印四书五经吗?”

    李松说:“当然。什么书都可以印。”

    张华非常高兴。李松对印刷四书五经不感兴趣,这对他后面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帮助。但是看到张华热衷于这个,那就顺着他的意思吧,毕竟自己还要取得他的支持。

    李松说:“不过,在印刷前,先要大量雕刻木活字,工作量非常大。”

    张华理解:才几个字的私章,刻起来都够麻烦,而这印刷术可是涉及到数千个汉字的。

    张华说:“安宁侯放心,我可以让工部找大量雕刻匠,尽快把木活字都造出来。不过这钱应该是从盐税里出吧?”

    盐税的钱虽然名义上是朝廷的,可实际上,大家已经把支配权交给了李松,凡是要动用这笔钱,都要不自觉地先问问他。

    李松笑笑说:“应该的。不过,棒针编织还有很多图片,这个就需要画师在薄纸上照着画下来,制作成雕版,再来完成印刷。”然后把雕版印刷的原理给张华讲了讲。

    张华想了想:“那这种雕版印刷就不适合排字了,因为所有字都要全部重新雕刻,任务繁重。不像木活字印刷,只要刻好木活字,以后每次只要排字就可以了。”

    李松心想:不愧是大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李松说:“如果全都是文字,肯定木活字印刷要方便得多。但如果有图片,就必须用雕版印刷了。两者各有适用范围啊。棒针编织需要尽快找到画师和雕刻匠,制成雕版,以便早日印刷。”

    张华知道,这所谓“棒针编织”,一般都是女人的活计,他对女人的这些工作不感兴趣。

    李松见他只对木活字印刷感兴趣,而对雕版印刷兴趣不大,就说:“大人,四书五经固然重要,但这棒针编织能带动对毛线的消费,关系到牧民生计,意义并不小啊。而且,四书五经也可能需要插图啊,这时也会用到雕版印刷。”

    张华点点头:“这倒是有可能,不过也不是非要插图不可。盐税宝贵,能省则省吧。”

    李松有点没辙了:古人这“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也太强了吧。所以说,观念的改变远比一两项技术更重要啊。连张华在这个问题上都如此保守,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张华也不完全是因为推崇四书五经,因为根据他计算,光制作木活字就将占用大量人力物力,别的方面还是先放一放,等以后再说。但是在李松看来,《棒针编织大全》一书很重要,也必须马上加派人手。

    该怎么打动张华呢?李松忽然想起《三国演义》最后一回的情节:司马炎和张华正在下围棋,杜预的奏章到了,请求伐吴。司马炎看完,张华突然推开围棋棋盘,表达支持伐吴的意愿,终于促使司马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一个最重大的决定,竟然是在下围棋时做出的,可见两人都是铁杆的围棋迷啊!

    李松平时也曾旁观过司马炎和张华下围棋,这两人水平都很厉害,大致相当于现世界五段、六段的水平,李松自愧不如,不敢跟他们下。对!既然张华这么爱下围棋,那就从围棋这里寻找突破口。

    李松于是对张华说:“大人,其实雕版印刷还可以用来印制围棋棋谱呢。古今那些名局,都可以印刷成册,流传于世啊。”

    张华一愣,这个倒确实对他很有吸引力。想想反正是从盐税里出钱,又不是从财政收入里出,既然安宁侯执意要搞雕版印刷,就如他所愿吧。

    见张华终于同意为雕版找画师和雕刻师,李松诡谲地一笑:看来张大人也有软肋啊。

    张华随后奏请皇上,从盐税里拨款50万两,召集了数百名雕刻匠及10多名画师,开始全力制作木活字,以及棒针编织的雕版。一个月后,制作完成;按照李松的要求,先印制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