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许多戒律,连买带抢。溃退时,遇到军械库也砸开大锁,擅自补给。一时间,山西是连溃败带自扰,乌烟瘴气。
第2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一个电话打到武汉军委会,控告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简直是一群土匪。请军委会令川军立刻走人,第2战区养活不起。
蒋介石闻报极为愤慨。想当初刘湘几次请缨抗战,要求出川,又是发誓,又是保证。可今天仗没怎么打,状倒先告来了。以他的本意,他真想好好收拾收拾这支地方杂牌。可眼下guó mín dǎng军新败于京、沪,正值用人之际,川军这么大股力量不用确实不妥。再说让他们继续回川称王称霸,那更不能容忍。思前想后,蒋介石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吩咐侍从室主任林蔚道:
“第2战区不肯要,把他们调到1战区去,问问程长官要不要。”
谁知一听是川军,程潜就像是遇到洪水猛兽一般,不待林蔚说完,就在电话里一口回绝道:“不要,不要。连阎老西都不要,你们还往我这儿推,我不要这种烂部队。”
蒋介石一气之下声称要将22集团军统统赶回四川。
---------------
第22集团军守滕县
---------------
川军请缨抗战。
眼看乘兴出川的第22集团军成了没人要的抗战弃儿,即将败兴而归,准备挨家乡父老责骂之时,李宗仁的老乡总参谋长白崇禧给蒋介石进言:“可否问问李长官,看5战区要不要这股川军。”
当白崇禧电话征求李宗仁意见时,李慷慨应允,指出“只要打日本,再烂的部队我也要!”就这样,开入北方的川军来到了第5战区。
邓锡侯、庞炳勋、王铭章等川军高级将领事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对李宗仁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内心深处,他们也绝不愿就这么落魄地回去,那岂不是丢尽四川人的脸面。李宗仁正急需要兵,更何况他历来坚信,世间无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为之将。只要长官遇事公正,体贴部下,将士是会用命杀敌的。因此,李宗仁对川军这个远离故土的孤儿非常尽心。李宗仁在徐州会见邓锡侯、孙震时,问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邓锡侯、孙震异口同声说,qiāng械太坏,子弹太少。李宗仁一再向军委会请求,为川军补充qiāng械弹yào,战时暂缓撤并川军编制。不久便拨给他们新qiāng500枝,每军各得250枝。李宗仁又从第5战区库存中,拨出大批子弹及迫击pào,jiāo两军补充。这使出川以来一直饱受歧视的川军将领感激涕零,将士深受鼓舞。并积极请战,要以实际行动杀敌血耻、报效李宗仁以及家乡父老。
李宗仁决定将滕县保卫战的艰巨任务jiāo给川军(第22集团军)。
接到作战命令后,川军将士气势高涨,纷纷保证:听从李长官指挥,奋勇杀敌,誓与滕县共存亡,以报答知遇之恩。
这时第22集团军下辖两个军:第41军和第45军,奉命开赴临城、滕县一带守备。集团军总部及41军军部率直属部队及124师之一部驻临城。邓锡侯奉调回川改任川康绥靖主任,所遗职务由副总司令孙震代理。45军军长职务由125师师长陈鼎勋升任,125师师长职务由副师长王士俊升任。
当得到日军矶谷师团大举南侵的情报后,1938年3月10日,孙震为加强滕县守备,重新调整部署,令集团军总预备队122师和364旅进驻滕县;124师由利国驿开驻滕县,127师进驻滕县城内;陈离为第一线指挥官,负责指挥防守滕县北香城、界河一线的45军部队,王铭章为第二线指挥官,负责滕县守备。同时,孙震又令王铭章为第22集团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第4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