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 章(第2/5页)  大势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少人提出这个要求,都被刘伯承“锛”了回来。

    昨天,鄂豫军区的穰明德专程送来一件做工精细的虎皮袍:“司令员,同志们都为您的健康担心,这件袍子是打土豪得来的,您穿上吧。”

    刘伯承推开了,指着手中尚未完工的棉衣说:“全军上下穿的都是这种棉布衣。我不要特殊。”

    邓小平毕竟手脚麻利,又大刀阔斧惯了,棉衣“工程”进入尾声。他咬断线头,穿上试了试,自我感觉良好,就走到院子中喊西屋的刘伯承:“看看我的手艺!”

    刘伯承抬起目光,上上下下打量问道:“你自己如何评价?”

    “相当不错,可称地道的中国手工艺制品!”

    刘伯承哈哈大笑。

    44年后,于乔回忆起第一次见邓小平穿棉衣的情景,这样形容:

    “邓小平的那件棉衣呀,真不敢恭维。前襟撅着,后摆吊着,背上还有个大鼓包,脖子都找不见了。”

    空中传来隆隆轰鸣,一架飞机自东向西飞来。飞机在胡凉亭上空盘旋,撒下满天红红绿绿的纸片。

    康理跑着抓起几张。

    刘伯承做了一早的针线,眼力更加不济,看不清纸片上的字迹,问邓小平:“这是什么?好像还有我们两个的照片。”

    邓小平:“是悬赏通缉令。用不着花钱,蒋介石白给我们印了这么多照片。说是谁若活捉刘邓,赏洋500万。”

    刘伯承笑了:“真是奇货可居!想不到我们值那样大的价钱。抓住我们,就成了百万富翁啦!”

    正说着,李达和张际春来了,说敌人撤传单大概是有目标的,为了防止敌机轰zhà,保证指挥部的安全,最好搬家。

    刘伯承问:“搬到哪里?”

    李达说:“离这儿不远有一座大宅子,是黄冈县长朱怀冰的家。”

    刘伯承:“朱怀冰?是那个老兄啊!guó mín dǎng97军军长兼战区。政治部主任、河北民政厅长,有名的‘磨擦’专家。从抗日就开始‘磨’,‘磨’来‘磨’去,把个97军‘磨’光了。蒋介石给了他个黄冈县长官儿,还是很念旧情嘛。”

    张际春:“他也算为蒋介石fǎn gòng立下过汗马功劳。我想,蒋介石总不会轰zhà他的老家。我们搬到那里,会安全些。”

    邓小平:“好。你们负责搬家,我和司令员到部队走走,看看棉衣做得怎样了。”

    第6纵队第18旅行动很快,棉衣全部着身,已经在开总结大会了。

    刘邓来到的时候,第18旅政委李震正在作总结报告。报告也很特别,是一首李震自己编的《棉衣歌》。

    十月大别秋风急,刘邓健儿着单衣。

    薄衿单被不成寐,月冷霜白草凄迷。

    大别初建无后方,千万冬衣何处觅?

    千万将士暗思量,全军无人不煎急。

    眼望严冬即来临,寒风大雪以何御?

    百万贼兵不足畏,三冬无衣实堪虑。

    生死关头仰刘邓,能使无衣成有衣。

    千万将士自己缝,织成棉衣度寒冬。

    号令传来人咋舌,男儿何曾会女红?

    官兵束手皆无策,手持针剪自伤嗟。

    剪裁不知怎下手,尺度难量体肥瘦。

    腿难盘曲腰难俯,针线哪如qiāng顺手。

    针刺衣襟手出血,刀剪袄袖皆有缺。

    千遍万遍缝不成,掷衣立起咒北风。

    顿足出户起徘徊,移身俯首入室来。

    尾脚拾起未成裳,平心静气再思量。

    翻来覆去思不得,持农出门问女娘。

    大别fù女习耕作,缝衣从来靠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