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成文讲起这些,声音喑哑,为之动容……
鸡又叫了,村东头的会议结束。张际春笑道:“咱们这儿今天有桩大喜事。”
李达一拍脑门:“对了!今天柴成文结婚。”
刘伯承停住按太阳穴的手;“哎哟,那咱们要去祝贺祝贺!”
邓小平笑着指指手表:“已经凌晨两点钟喽,现在去,恐怕不是时机吧?”
刘伯承哈哈大笑:“糊涂糊涂,真是糊涂唆,明天再去吧。”
天没亮,柴成文、于乔已经各自打好了自己的背包。制图科要扩编,于乔要去军政大学调学生。宛东战役、中原大战即将展开,有许多情报准备工作也在等着柴成文。
踏着重重展露,柴成文把于乔送到村口,取下背上的背包,仔细系在于乔肩上:“多保重……”
刘伯承对中原战场有两个比喻:一曰:“逐鹿场”,一曰“篮球场”中原逐鹿犹如一场精采的篮球比赛,几名队员上场,有打前锋的,有打后卫的,有的中场掩护,有的突袭投篮,有章有法,配合默契。
正当宛东战役打得热闹,敌整编第18军被刘伯承、邓小平调动南下的时候,粟裕率华野第1、4、6纵队乘势于5月30日至6月1日渡过黄河加人中原作战。此时,留在中原的华野第3、8纵队已经兵临古都开封封下,准备“投篮”了。
时值南京“国大”闭幕不久,党政军团,上上下下,你争我吵尚未平息。留在南京的河南籍“国大”代表、参议员们忽然听到开封被围,顿时如丧考批。
惶惶之中,一群遗老遗少你搀我扶、跌撞蹒跚闯入总统府,一声号陶,伏跪在蒋介石面前:。蒋公!蒋公!救救开封,古都汴梁,万万丢不得呀!”
被总统竞选折腾得焦头烂额、精疲力竭的蒋介石最讨厌这帮他认为是“垃圾”一般的遗老遗少。天下够乱了,他们又来乱上添乱。无奈刚当上总统,不得不耐住xìng子,露出笑容,将众人扶起,安扶道:“诸公受惊了。其实大可不必。一则匪军是虚张声势。并非真要攻开封;二则他们也没有攻开封的资本。开封城内有重兵防守,城防坚固巧妙,外面又有我邱(清泉)兵团、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八方呼应,绝可确保无虞。诸公多虑,多虑啦。”
话虽这么说,但蒋介石内心方寸已乱:他不相信粟裕真敢打开封,可又琢磨不透粟裕的真实动意。
其实,粟裕起初也没想攻开封。他率部渡河后,矛头所指是邱清泉的第5军。不料敌人突然收缩,过于集中,难以分割歼灭,粟裕便把目光落在他的第3、8纵队。洛阳战役后,第3、8纵队归还建制,重属粟裕指挥,6月上旬奉命由淮阳东进,准备与粟裕会师。此时,第3、8纵队已到达通许、瞧县,距开封只有一日行程。如果转势,把这两个纵队用于突然攻取开封呢?
指挥作战也是需要灵感的。
粟裕好静多思,用兵谨慎又不拘一格。什么时候好歼敌就在什么时候打,哪里好歼敌就在哪里打,哪部分敌好歼就打哪部分。核心是积极歼敌。
当然,立了“军令状”的粟裕此时非常谨慎,他的第一个战役只能打好,不能打坏。既然寻歼第5军不能稳cāo胜券,就要根据战场的实际,考虑有把握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就是“先打开封,后歼援敌”。
依据是:一,开封是guó mín dǎng的河南省会、中原重镇,政治、军事皆占有重要地位。开封告急,蒋介石势必调兵增援,这样敌人在鲁西南的部署便会出现混乱,就有了在运动中歼灭援敌的战机。二,开封守敌虽有3万余人,但战斗部队只有在羊山集被打烂后重建的第66师,战斗力不强。三,敌可用于增援开封的主力集团均在100公里以外,而华野与中野相对靠拢,有强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