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4 章(第2/4页)  大势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

    中野当即回电王近山:“完全同意作战方案,睢杞已告大捷,白崇禧主力被钳制在周家口一线;对南阳王凌云,已派2纵队前往监视和阻击,10天内援军保证到不了襄阳,后顾之忧可完全解除,望按计划加紧攻击。”

    王近山接命即动,战斗布置如下: 第门旅一部攻占琵琶山、真武山,集中主力于西门实施主要突破;第18旅待命chā入东关,钳击敌人;第16旅为预备队;陕南第12旅和桐柏3分区部队继续佯攻南高地,迷惑、牵制敌人。

    王近山命令部队:襄樊战役不获全胜决不罢休,不完成三项任务不算全胜。这三项是:第一,抓万名俘虏;第二,缴获化学pào;第三,活捉康泽。

    湖北 襄樊 1948年7月9日-14日

    太阳的余辉收尽,月亮还未升起,四门山pào开始攻琵琶山。

    琵琶山不太高,山上两个高大的碉堡如同一对蟹钳耸立山头,凶恶地踞阻在西关走廊的通道上。浓烈的烟雾中,先锋队用铡刀砍开了岩壁前的铁丝网。

    李德生的阵地指挥所一再靠前,冲锋的命令刚下达,王近山的电话就追来了:“快!快!进攻要猛,不顾一切!深思熟虑是战斗前的事,现在要不顾一切冲上去!在敌人的火力下停止就是死亡,要叫部队像疯子一样,突然压服敌人!”

    3营的战士真像疯了一般,团长苟在合和部队一起冲,如猛虎下山。燃起了一堆堆篝火,这是战事进展的标志信号。王近山举着望远镜刚开始时桔红的信号还在山脚下,25分钟后到了山腰,不到一个小时“桔红”上了山顶。

    琵琶山拿下来了,激烈的争夺战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第49团团长苟在合牺牲了。战士的刺九上跳着仇恨,把山头上的顽敌全挑死了。

    在第17旅攻琵琶山的同时,陕南2旅、桐柏3分区以攻击和夜摸的战术,先后控制了凤凰山及铁帽山阵地。

    康泽正顾着西,一看南面又失去两处山头,慌了。南山一丢,危及全城,于是又调兵加强南山。

    这正中王近山下怀。西面兵力一减轻,攻城部队立即对准了真武山。

    康泽顾此失彼,乱了思维。他的本事本来就不在指挥打仗上,这时只觉得脑袋越来越大,越来越沉,忙集合了大大小小的头目研究对策。

    副参谋长易谦主张出击,老等着挨打怎么行?作战处处长胡学熙坚持只能防守,出击等于白白送命!两个人各持己见,越吵越凶。

    郭勋祺倒是稳得住,反来复去一句话:“坚守据点,不准退!”

    吵嚷了半天,对策没拿出来,徒增加了康泽的烦躁:“别吵了!还是向南京、武汉报告,请求速来援军救襄阳。”

    于是又引来新的争吵:

    董益三坚持说共军攻城部队一共有五个旅,万人左右。胡学熙说董益三的情报不可靠,攻城部队至少有5、6万。

    董益三火了:“你这是谎报军情!”

    胡学熙冷笑:“好,好。我谎报,我言过其实!你把敌情报得如此少,上面给你增派援兵吗?报告为了什么?如果不拨援军,情况这样紧急,董处长,你拿出个良策来吧。”

    董益三是情报处处长,他当然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多报要有根据。不然,上面查下来,我这个情报处长可不负这个责任!”

    康泽自然希望多报,这样可以一举三得:一可以请求多派援军解围;二则既然敌众我寡,如果侥幸打退敌军,可居大功;三嘛,即便打了败仗,城不能守,不属无能亦属无罪。

    康泽不动声色,挥挥手:“好了。让我考虑一下,报告由我来吧。”

    众人离去后,康泽把胡学熙报的攻城部队又提高了些数字,急电蒋介石、白崇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