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9 章(第3/5页)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究落实中央军委、各总部有关作战的各项具体指示和要求,

    制定保证完成战斗任务的各种措施。

    (三)后勤保障工作

    自卫反击作战,险恶的自然环境给战役的组织实施带来极大的困难。要

    战胜印军,首先要战胜自然障碍。战胜自然障碍最根本的是靠部队的坚强战

    斗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同时也要求做好战时的后勤保障工作。此次作战,战

    役的规模由小到大,情况变化快,时间紧迫,在东线参战部队迅速增至4 个

    师,由1 个反击方向增至4 个反击方向,战役纵深增大至200 公里左右,而

    所有参战部队的粮弹及一切作战物资均赖深远后方补给。运输线长,道路少,

    路况极差,运力严重不足。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进行,战前,东线后勤部门

    以物资供应和运输补给为中心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0 月27 日,总后勤部向参战部队转来刘伯承元帅《关于反击作战后方

    布局的指示》,刘帅指出:“反击印军作战,后方布局是一个大问题,解决

    这个问题,对这次作战有特殊意义”。“这次战役的结局,取决于后方补给

    的程度,要从全局出发,长远打算,通盘计划。我看主要有两点:一是jiāo通

    和运输力;二是安排好后方基地和补给站”。同时要求“补给基地(站)的

    设置要从战略、战役、战术范围精确计划安排好,要有个长远打算,既要选

    择机动位置,又要隐蔽,防止敌人破坏”。东线西线参战部队认真贯彻执行

    了这些指示精神。

    反击作战所需的装备和作战物资,除由总后勤部负责统一运筹调补外,

    西藏、新疆、成都和兰州军区后勤部均以很大的努力进行组织准备。

    在东线,西藏军区前指以陈明义、赵文进副司令员分别负责整个东线战

    场及达旺方向的后方指挥,并抽调干部540 人,建立了各级后方组织,先后

    组建了西藏军区前指、了指及藏字四一九部队的后勤部;建立兵站、转运站、

    补给站47 个。还从西藏军垦农场组织老兵连7 个(已转业),并抽调建制连

    两个,共1374 人,建立了各级后方勤务保障分队。

    10 月23 日,西藏军区和西藏jiāo通战线抽调干部组建了修路指挥部,调

    集铁道兵第二十四团(两个营)、工程兵和步兵,共7 个营及3 个民工大队,

    以16 天时间抢通错那至达旺73.8 公里的公路;以昌都军分区抢修指挥部两

    个老兵连、民工一部,抢修然乌至扎拉的急造军路;30 日,总参谋部电令第

    一三四师工兵营,赶赴察隅修筑雄纠到察隅的道路,以及骡马便道,并以相

    当大的兵力投入道路维护,保障车辆通行;同时还调动了6 个医院,共925

    名医务人员,扩大收容2500 人的床位,其中由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及西藏自治

    区筹委工jiāo医院组建两个战俘医院,组成了医疗队6 个(65 人)、医疗组7

    个(40 人),加强战地卫勤保障;抽调干部175 人、战士383 人、民工1641

    人,组成打扫战场勤务分队4 个;组织汽车、人力、畜力运输,前运各种作

    战物资1.1 万余吨。

    新疆军区,战前在西线边境地区初步建立了后勤保障体系,储备了作战

    物资万余吨,反击作战时,又抽调人员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