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为什么都不能坚持自己的喜欢,坚定自己的选择呢?
那么从发生在Nana身上的这件小事,过渡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是不是总会有一些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很难独立地做出选择和决断。有的时候多方询问,是怕自己想得片面,会漏掉一些重要的考量。而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对选择和决断怀有先天的恐惧,或者对选择和决断持有一种惰xìng。这样说绝对不是在大惊小怪,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买一件什么样衣服,在外面用餐时点什么菜色,假日里安排怎样的行程……在这些事情上,你是否能独立地做出选择和决断?
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被别人评头品足之后,会不会自己也会开始怀疑起最初对它的喜爱;在用餐的时候被朋友说过"看你点的菜,有够难吃"之后,你会说"可是我喜欢"还是会莫名地恼火,回他说"那下次你来点";在假日你看好了去云南的自助游,你是会直接地说出你的决定,还是要暗示和引导你的伙伴们,而由她们做出你意象里的决定……这些看起来不过是些吃穿玩乐的小事儿,却透露着我们xìng格的信息,并且与之相关的种种可能和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两个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两个字是--自信。
有很多人会觉得把这些和自信联系起来未免牵强,我们一直所看到的"自信"总是和自卑相对地存在于成功学的舞台上。"一个害羞胆怯的人被鼓励之后敢于在众人面前演讲了,我们说这个人找到了自信"、"在我们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或者招聘会的时候,周围的人会鼓励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刘翔站在起跑线上的时候,解说员会有这样的描述:刘翔的眼神里写满了自信"……可能没有任何人能够颠覆这些自信在我们心中业已形成的表现形式,但是实际上,自信在我们生活中的渗透远比我们所知的广泛和细微。
无论是chéng rén还是儿童,都必须最终进行自我选择。在纯粹的状态下,这种自我选择应该是忠诚于自己内在的快乐、自己的冲动、判断和情感的觉察能力的。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这种选择总是会受到来自于别人的爱、关心、赞成、欣赏、奖励等因素的影响,从我们儿童的时代,这种影响就在不断地施加给我们。而且在现实中,纯粹状态下的自我选择时常是伴随着风险并附加着责任的,所以在面临着自己的快乐体验和别人的称赞体验的抉择中,往往是别人的称赞获得胜利。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本能般的自我选择的能力在慢慢地衰弱下去,取而代之的我们依赖于别人给我们做出选择,渐渐地我们对于自己内在的快乐、自己的冲动、判断和情感觉察能力发生了混乱,也就丢失了自信。
由此,我们一直以来谈论的自信,实际上是我们一种自我选择的能力,它是一种对自己内在的遵从,也是对这种遵从背后的风险和责任的承担。
15.不要丧失自我选择的能力(2)
有这样一个寓言: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参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chā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yù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支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支折断的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