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终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源泉,而巧者虽然不断地更换地点,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做人就应该持之以恒,不应该朝三暮四,否则终将一事无成。”大师只是笑笑。
第二个故事:还是这两个人,巧者在经过数次的尝试后,终于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水的迹象,于是他在此深挖,最终找到了水源。而拙者则始终在原来的地方,一如既往,埋头苦干,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始终没有找到水源。
年轻人有些迟疑地问:“我想也许人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尝试,而不应该刻板教条,更不应该执迷不悟。”大师还只是笑笑。
第三个故事:两个人虽然都竭尽了全力,但无论拙者挖多深,也无论巧者换多少地方,两个人都没能找到水源。
第74节:让控制力擦亮自己(7)
年轻人疑惑起来:“为什么呢?那做人还有准则吗?”大师从容道:“可能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水,其实为人处世也是如此,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世原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摸索和体味。”
◇别把隐私不当秘密
尊重别人隐私是基本道德,譬如进门之前先敲门,如果门开着,则要先出声或放重脚步。当别人正写日记或上网写信聊天的时候,就算要说话,也站远一点,或站到看不见计算机屏幕的那一边。
《孩子也有隐私权》
小时候,我们和朋友们谈天说地,聊到别人的隐私时,总不忘说上一句:“他叫我别和别人说,你可千万不能说哦!”然后朋友再传给他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再传给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最后,这个“千万不能和别人说”的私密问题,变成了“公开的秘密”……
所谓的隐私,是指那些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主要是说那些和别人无关,只关于自己利益的一些事。它也是人们为人处世中较为忌讳的一件事情。可以说,揭人隐私是人际jiāo往中的一大禁忌,是欠缺思虑或无知的。
一次无意中和一个不该说话的人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或许就是那不经意的几句话,给你牵扯出“扯不断,理还乱”的大麻烦,就像一个小小的原子弹能摧毁广岛一样,一失足成千古恨。
朋友之间聊隐私,无论是谁的隐私,最后无非有两个结果:一种可能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上一层楼,递进了心的距离;另一种可能会导致,忽然发现两人相差悬殊,渐渐疏远。所以说,隐私的话题不是随便可以说,而且也不是随便可以听的,果真是要看对方是否正是那个你放心倾诉的对象。
聪明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应该是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培养自身神秘感,不要随便泄露自己的隐私或者过去,给对方一定的暗示,而不要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总有无聊之人津津乐道打听他人的隐私,小到同事邻里之间的琐事,大到政坛要人、娱乐明星八卦,倘若说成了世人皆知的曝光细节,听罢,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调侃倒也清松无碍。倒是眼下人的特别隐私被宣扬出去,令人郁闷至极,后悔yào去哪买呢?只能大喊遇人不淑了。
第75节:让控制力擦亮自己(8)
别人的隐私你别碰
每一个人都具有隐私权。刘墉先生说:“泄露天机的人,易遭天谴;打听人机的人,易遭人怨。”在我国,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中国的家长普遍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