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的人学历不如你,但经验就是老师,放低自己,融入其中,向经验学习。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不必刻意追求什么,更不必在意别人的言语,需要有的就是一颗平淡的心就像钱钟书先生那样甘于平淡般的默存着,淡然的微笑着面对一切。当我们内心坦然地走出结果的喜忧低谷时,才不至于作茧自缚,才会向着心中那座理想的山峰遥望、攀爬、超越!
◇有始有终、进退有序
在我们四周,到处都可能发现自己的贵人,他们不一定是直接提拔你的尊长……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人,也不要轻视自己,因为那平凡人可能是你的贵人,你也可能作为别人的贵人!
《贵人哪里来》
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历了大量的失败和挫折,不是因为他们说得不好、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缺乏了一种精神、一种状态,那就是时刻谨慎小心的状态。刘墉先生说:“许多意外都是因为出意外的人不小心,譬如马路上有个‘人孔’盖没盖好,就可能有人不小心摔了下去。你可以说是那个摔下去的人不小心,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如果那‘人孔盖’能够被小心地盖好,不是就不会有意外发生了吗?”
第86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10)
小心驶得万年船
谨言慎行,不仅要行为上的体现,还要上升到意识形态。荀子说:“公生明,偏生暗。”这就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必须谨慎自己的私心。子思在《中庸》第一章里就教人:“君子应谨慎自己有所看不到的地方,害怕自己有所听不到的东西。看不见的善于隐蔽,不明显的似乎微弱,所以君子必须慎防。”
刘墉先生说:“愈是在习惯的地方,愈容易疏忽;愈在熟悉的地方,愈要谨慎。” “闯空门的常从按错铃开始,做假账的总由写错字出发。”谨言慎行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学问。所谓:“三思而后行。”就是告诉我们只有做事小心谨慎、勤于思考,才会少犯错误;反之,不经深思熟虑便轻率行事,常常会招致挫折和失败。所以,在采取行动之前,要充分地思考,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
唐代有个宰相名叫陆贽,以骈文巨匠、清廉正派闻名于世。他凡礼皆拒,一概不受的为人处世态度,让当朝的德宗皇帝认为他“谨慎太过”,便暗地派人给他送去“密旨”,大致意思是“馈赠一概拒绝,办事恐有不便,重礼可以不收,薄礼收也无妨。”然而陆贽仍坚守自己的信条。他认为:“贿道一开,小心及大”。可见,陆贽的“谨慎太过”不无道理。
刘墉先生说过:“我们要总为他人着想,别因为自己的‘不小心’,造成别人的‘不小心’和永久的‘伤心’。”古兵法中也有所谓“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的箴言。人做事不可以不小心引来祸患,宜谨言慎行明辩善恶。
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要以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可以原谅自己,不要觉得初生牛犊,就可以不怕虎,做事眼高手低,盛气凌人。有时过失成祸并非闯祸人的本意,而是由于经验不足,言行不慎,实在是令人可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长堤虽然看似十分牢固,却经常由于一个个小小的蚁穴而崩溃。这说明事情的发展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在隐患微小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所以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不让不利的因素酿成灾难。
第87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11)
常言道: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来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去唤醒别人。“所以我们可以说每个不小心造成的灾祸当中,都可能有另外一些不小心;如果大家都能小心一点,为别人着想,那不小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