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减到最低。”因此,抱有陆贽“谨慎太过”的态度,慎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筑好思想道德防线也是非常重要的。
言行一致,有始有终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是不守信,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由此可知,“守信”是一个人要具备的最基本之条件,如果不守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诚信,反映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品德修养,将会影响一个小圈子,所以渗透着大学问,须用心揣摩,身体力行。讲诚信,要做到说过的话要承认,许下的诺言要兑现,不失约爽行,不践踏约定,言行一致,有始有终,也就是“言必信,行必果”。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母亲就对儿子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妻子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
妻子连忙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把猪杀了煮ròu给孩子吃。
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历来是世人所遵循的信条,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在做人为人处世上,都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人求之事,记在脑中,人托之物,放在心上,说话负责到底,办事有始有终。
一个人如果给别人留下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印象,恐怕你的人气指数就要大跌了。如果是不能承诺的事,那么一开始就不要信口雌黄,既然已经说了,那就要努力去做到。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信赖、上司的赏识。
第88节:放下身段,路才越走越宽(12)
知进知退,游刃有余
刘墉先生在《进路与退路》中说过:“对已知的环境,做进一步想;对未知的环境,做退一步想。在人生的旅途上,前进固然可喜,后退也未尝可悲,最重要的是:在前进时要知道自制,免得只能进而不能退;后退时则要知道自保,使得退却重整之后,能再向前行!”我常常见到一些只寻进路,不想退路的笨蛋,他们根本做不到“知进知退”。
一只火鸡和一头公牛在聊天。“我非常想到那棵树顶上去,”火鸡叹口气道,“但是我没有那份力气。”
“这样啊,那你为什么不吃点我的粪便呢?”公牛答道,“那里面充满了营养。”
火鸡吃了一团牛粪,发现它真的使自己有力气到达树的第一个分叉处。第二天,在吃了更多的牛粪以后,火鸡到达了树的第二个分叉处。最终,两星期后,火鸡非常骄傲地站在了树的顶端。
但不幸的是,没多久,它就被一个农夫盯上了,并且农夫非常利索地就将火鸡shè了下来。
这个故事的寓意就是,牛粪(狗屎运)也许能使你抵达顶峰,但它不能使你永远呆在那儿。刘墉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是充满竞争的,我们谁都不能因为自己一次幸运,就把幸运当成习惯,因为幸运不总是留在我们身边。我们必须时候告诫自己:“今天我能作“豌豆公主”,明天我也能睡柴房……”
大凡古来有卓识远见的英雄,在功成名就之后,都会选择拂袖而去,归隐田野,免使自己陷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祸。这一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越国大夫范蠡在当俘虏时,劝勾践忍辱投降,伺机报仇雪恨。勾践依照他的话去做,最后终于大败吴国。越王勾践复国后决定重赏大功臣范蠡。但范蠡看到历代宫廷的残酷倾轧,觉得勾践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