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有掌握真理的能力。他们不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不会去质疑自己的全部意识是不是符合客观规律。他们能够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诸如高傲、自命不凡、不屑一顾等词语,实际上是他们的自信心在某种xìng格条件下的无意流露。他们信服的是真理,而不是人。他们注意获取信息,却又不愿与众人苟同。因此,在社会jiāo往中,他们中的一些人会让人觉得有些特立独行,甚至为人所不容。
翻开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页都渗透着不苟同于众人、不苟同于权威的“自信”与“盲从”的斗争。布鲁诺大义凛然地踏上火堆为真理献出生命就是一例。
亚里士多德著《天论》,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是宇宙的中心,即所谓“地心说”。这个学说被基督教所拥护,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哥白尼经过30年的研究,推翻了“地心说”,发现了“日心说”,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于他逝世的那一天才公之于世。布鲁诺传播“日心说”,被咒为“疯子”、“魔鬼”,被反动教会判处火刑。而他却从不动摇,坚定信念,最终为真理献身。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自信”的“狂妄”者,往往是“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人。这种人大多是社会的中坚,我们为什么不与之jiāo往与结谊呢?
同这种“狂妄”者相处,其方式可以为:请教、探讨。请教式相处,就必须注意在对方说话时不可随便chā话;探讨式的相处,就必须使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准达到与之协调的层次。另外,这种人一般都比较忙,都很珍惜时间,所以不要经常打扰,而且谈话时间应以短为宜。
“自负”,则是自以为了不起的人。自负的人,一般对自己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评价。他们实际上没有多少学问,往往是自我吹嘘,夸夸其谈。他们所表现的高傲、不屑一顾等神态,实际上是一种作为心灵空虚的补充剂,以维持其虚荣的心理平衡。这种“狂妄”的人,乍看起来似乎视野开阔,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其实则是“嘴尖皮厚腹中空”。因而,与之相处时,一旦就某一问题深入地探讨,他们就会很快露出马脚。与这种人相处,若是能第一次就认清其本质并给予“下马威”,把他们的放dàng行为严肃地“镇住”,往后的jiāo往就能势如破竹,顺利许多。
4.应对贪利者
在现实生活中,谁都喜欢和那些豪爽热情、慷慨大方的人jiāo往,而不愿意同贪小利者打jiāo道。这种心理无可非议。然而,如果你这样做,那也存在一个问题缩小了自己的jiāo往圈。
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动与动机,并非完全是一对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同一动机可以有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亦可以有不同动机。“贪小利”是行为表现,并不一定完全是浑身沾满铜臭的利己主义的反映;即使是利己主义者,亦非不可救yào。更何况各人表现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贪小利者有两种:一种是生活习惯使然;另一种是生活观念所支配。因此,与不同心理状态的贪小利者相处,就应持不同的态度,用不同的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锁”。
第37节:与同级相处 计四 巧妙应对(4)
一些人贪小利的毛病是受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人往往缺乏远大的理想、胸无点墨、自我要求低、生活作风随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然而这种人的心地一般也不坏,且一般而言其xìng格内向、无所隐讳,很容易被深入了解。
同这种贪小利者打jiāo道要注意正面引导,引导他们在学习上和工作上下工夫,以提高其理想层次。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