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八日粮草(第2/4页)  无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又是客气的问道:

    “不知道在下官来这边之前,大人率领兵马和贼人共有几战,胜负如何?”

    从观阵到现在,众人对赵强的评价又有不同,人虽然不太稳重,可对行军布阵的各方面并不含糊,上阵作战,这人也应该依靠的住。

    赵强发问,这次回答的却是秦叔宝。他话里带着比较重的鲁地口音,沉声说道:

    “好叫赵大人知道,自从两军在此处对峙以来,共有三战,皆是我军大胜,可自此之后,贼人居然就缩在那里不轻易出击,无论如何挑衅叫骂,贼人都只是退守在营地之中不肯出战。“

    说到此事,赵强注意到在场的诸位将领脸上都有忧虑神色,张须陀摆摆手示意大家回营帐再议,走下木台,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现在跟在张须陀身边的都是亲信心腹之人,赵强也是带兵来支援的,张须陀走了几步,就低声说道:

    “不瞒赵大人,现在大营中的粮草最多也就是支撑八日,而且八日之后的粮草并无解决的方法!!”

    自己是新人,来这大营中,多少人都是打老了仗的,自己多听多看多学习些东西,要尽量的少说话,赵强来前是这么告诫自己。可听到张须陀这句话之后还是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被征调剿贼,赵家军还有安乐郡的步卒只携带了路上的粮草,剿贼的战斗中,粮草用度则是由大营供应。

    这粮草最多支撑八日,八日之后并无解决的方法到底是怎么讲,没有粮草还剿灭贼人,自己不内乱已经不错了。

    而且这粮草的事情,要在其他的地方闹出来倒也罢了,在这大运河的北端,各项物资的中转积储之地闹出来。这就未免太惹人笑话,赵强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也有点着急,直接反问了出来:

    “张大人,蓟县城内,运河两岸,粮秣物资都是堆积如山,怎么咱们这边却只有八日的粮草,儿郎们辛苦作战,也不能空着肚子卖命!”

    赵强也知道这粮草之事是军中机密,所以也在那里低声的喝问,说出来之后,也觉得有些冒进,毕竟这里不是自己的军营。

    观阵的军将并不多,赵强本以为自己说出这句话之后不合适,却没想到和他还比较陌生的罗士信、秦叔宝等人看他的眼神都有些赞赏的意思,看来这粮草一事张须陀自己和亲信之中也有异议。

    赵强的这句怨言倒是让众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张须陀想要张口,可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向前走的脚步却慢了许多。

    罗士信到底年纪不大,说话有时候顾忌也少了很多,有些怒气的说道:

    “蓟县负责军需供应的官员说军资都要供应在辽东的天子大军,并无支应我们这些讨贼兵马的必要,真是不讲道理,那还要我等来守城作甚,还不如让了卢明月这贼鸟领兵打下蓟县……”

    “罗士信!!!”

    走在前面的张须陀一声怒喝,罗士信立刻不敢再说,吐吐舌头缩了回去,赵强却心中着急,大军在外行军打仗,粮草若是维持不上,那部队再有战斗力也是无用,不拿出个结果来,自家的兵马就有可能吃大亏。

    他这边又快走两步追了上去,低声询问张须陀说道:

    “张大人,贼人的粮草能支撑多长时间,这边可有消息。”

    “……贼人掳掠附近积储甚多。加上可以出去私掠,支撑半月以上也没问题……”

    赵强觉得自己的脸此时肯定是黑的,为朝廷带兵出战,却没想到粮草周济不上,不管所来目的为何,可这时候真是一腔忠心被泼了一盆凉水。

    张须陀和诸位将官的住处都在笼火城中,赵强沉默的跟着张须陀身后,一队人向着城中走去,方才赵强已经打定了主意,今天歇息一晚,明天就领兵回城,安乐郡的这些子弟出来是作战剿贼的,死在战场上那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