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八日粮草(第3/4页)  无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话说。

    可要是因为粮草接济不上,导致被敌人趁虚而入出现死伤的话,那还真对不起安乐郡的这些子弟了。

    沉默了走了一阵,听到张须陀涩声的说道:

    “本官自齐郡募兵平乱以来,虽然侥幸胜多负少,可其中艰险却有谁人知晓,天下人只看到本官一步步升迁到如今位置,却还以为本官做这些是为了荣华富贵,河北若有失,征伐高句丽之兵马无路可退,必将溃乱…”

    赵强想要走的态度表现的太过明显,张须陀这边想来这些日子劳心劳力,心力交瘁,如此英杰之人在此时说这么多话,也是一种宣泄,张须陀神色中有激动,有愤怒,更多的却是无奈:

    “自东汉之后到本朝,天下间可有过三十年的太平时节,无时无刻不是烽烟处处,混乱不堪,没有一时一刻的太平日子,胡人趁机侵入,荼毒汉家天下,先皇英明神武,五百年后再次一统天下,这等局面不能就这么废掉啊,百姓们才过几天太平日子,这就又要遭难,又要过那地狱一般的生活。”

    赵强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对历史不熟悉,在赵家军的时候也曾请于村和熊满钊给他讲过天下大事和历史的发展。

    自从东汉之后,除却西晋有短暂的三十年大一统天下,其余的时候都是各地分裂,混战不休,这其中还有五胡乱华的大灾难,北方汉民被各种各样的蛮族杀戮压迫,几乎陷入了灭亡的边缘。

    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还真是无比的大功德,可这统一的时间极短,如今的天子杨广又是个好大喜功之辈,竭尽民力,到处征伐,民不聊生。

    如今这大隋看着和那西晋倒有几分相似的模样,这样的相似让天下英杰之人毛骨悚然,要再有一次五胡乱华的大祸,那天下还真不知道去往何处了。

    这也是楚国公杨素如此高位谋反,天下人几乎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不肯帮忙景从的原因之一。

    “天子在辽东,若河北大乱,天子有闪失,这天下群龙无首,立刻就是四分五裂的局面,那时候,天下再次大乱,域外的蛮族趁机入侵,重蹈那五胡乱华之事,到那时候,想做都是晚了。”

    东西魏的时候,草原上的突厥开始强盛,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不管,中原强盛突厥被压制,而中原祸乱,突厥那些禽兽必然率兵要来捞取实惠,这就和当年五胡乱华时候的前后局面极为相似。

    说了几句,走了几步,张须陀忍不住长出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本官也明白,若无粮草,不管何等忠心的兵马也是无法作战,赵大人莫要急着走,粮草好歹能维系八日,咱们八日之后再做计较,没准那时会有变化,也未可知,赵大人远来,先安顿歇息了吧!”

    说完之后,张须陀不再言语,低头走远,背影显得有些佝偻,他的亲随众将也自然没高涨的兴致。

    赵强站在原地,身后王大和汤东两人凑过来,低声的询问道:

    “大人,咱们应该如何?”

    看着张须陀的背影,想着他方才所说的那番话,赵强心中禁不住感慨,几千年华夏传承,每逢危难末境,总有英杰之人挺身而出,力图匡扶天下,这张须陀怕也是这等人,处于公义,而无私心。

    “各队自己看好,不要有一个逃兵出现,若是让这卢明月破了蓟县,河北必将大乱,河北大乱,安乐郡也没好处,既然粮草只能支撑八天,那咱们尽量在这八天之内打胜吧!!”

    主意打定,第二天,赵强就主动请缨出战,张须陀尽管迷惑,可还是高兴的应允,临走前苦笑着叮嘱一句,莫要太累着自己,左右这贼人是不想出来的。

    赵强还不明白,等领着本部骑兵来到敌营之前,才明白张须陀所言意思,不管如何叫骂挑衅,卢明月的大营就好像是死营一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