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王昌龄到达营州的千里草原(第1/3页)  大唐诗家夫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昌龄师生出了义州城向着西北方向而来。不过一个时辰,来到一条河边,沿着河岸走了不远,忽然看见河对岸悬崖上有一排石洞,王昌龄有些怀疑,莫非那里就是天下闻名的万佛堂石窟?王昌龄早就从有关史料得知,在东北营州某地有一处跟云冈和龙门两大著名石窟齐名的石窟,它就是万佛堂石窟。王昌龄这么一想,就要去对岸看个究竟。

    也许这地方常常有人过渡,就在王昌龄五师生正为没渡船过河而着急的时候,忽然从河畔一个伸入江面的山嘴背后冒出一只船,从船的式样看起来,它跟灞河上的渡船一样,五师生一阵高兴:渡船来了。

    薛家老大薛龙被留下来看管马匹,谁叫你是老大呢?虽然你老大有权力安排老弟干活儿,但是今天你老大那权力没用,人家老二老三老四都不听你的,老大犟不过三位老弟,于是王大哥就做了公正决断:今天由老大当差。

    在船上,王昌龄跟船夫进行了交谈,得知这条河叫白狼河,对岸的这座山叫着福山,那些石洞就是万佛堂。还告诉王昌龄,左边有一条路通石洞。

    王昌龄同薛家三兄弟过了河,在悬崖的左边找到一条羊肠道,原来这条羊肠道就是专门为上石洞开凿的。王昌龄同薛家兄弟经过艰难爬行终于到了石洞的门口。只见石洞内有许许多多的佛像,佛像大者丈余,者不过一寸,整个造像群布局严谨,内容丰富,镌刻精巧,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窟顶莲花宝盖、飞天藻井更显出极高的艺术水平。洞壁上有许许多多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还有刻在洞壁上的碑刻、题记等文物。

    王昌龄师生把所有的石洞都看了一遍,也做了一些数字统计,发现一共有大石窟一十六个,大佛像四百三十余尊。

    在王昌龄的心目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此碑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是营州刺史元景为孝文皇帝以及自己和家人禳灾祈福而建的。碑记就窟壁作成,文字遒劲挺秀,笔力极工,书法艺术精湛。

    看完万佛堂石窟,王昌龄师生过河继续赶路,第二天下午到了营州。

    现在五师生站在城门口端详这营州古城与中原城池有什么不同,原来城门两边是大型夯土城门墩台,宽大的木板门厚度达到四五寸。城门上方用秦朝篆题“北国燕都”四字,字如斗大,由于用的是阳雕,显得笔力刚劲,古朴庄严。城墙的边上用条形青砖包砌,墙体陡直。

    五师生进了城,进门处,一座高塔高高耸立,凭经验,塔的高度不下十一二丈,它是一座方形空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建在一个宽大的方形砖座之上。塔身的南面辟有一券门,可直通塔心,其它三面设假门,门楣饰有卷云纹,门两侧上部各镶有一块石碑,刻有八大灵塔的名称。八大灵塔的内容反映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圆寂一生之中的重大活动。在第一层塔檐的拱眼壁上供有一尊禅定初祖菩提达摩的石坐像,坐像的造型为普通僧人形象,身披袈裟,手捧经卷,盘膝打坐。

    一条宽大的街道向前方伸展,街道用大块石板铺砌,街道两边用青砖砌边,正中间有五六尺宽的路面由耐火砖铺成。

    据有关资料记载,营州古城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六国的前燕、后燕和北燕的都城都在这里,北魏和隋朝营州及唐平卢军节度使的治所都在这里。

    五师生正行走在叫着“双塔大街”的大街上,前面又有一座高塔,王昌龄注意到,这街道叫着“双塔大街”,说明这座塔跟前面那一座塔可能是一组建筑,两座塔相距不下半里路。五师生来到高塔塔基近侧,原来仅仅塔基就有二丈三四,塔基的方形大础石上饰有东晋风格的龙凤图案。从整体上看,这座塔跟前面那一座塔的结构一样,也是十三层密檐空心砖塔,塔体呈正方形,造型与长安雁塔相似。塔身有券门,可以进入塔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