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回:河边巧救失意女,客栈旁听闲情(第1/3页)  包公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在南雄知州张戬夫妇的饯别下,包拯、董氏一行人驶离馆驿,又是多日的车马颠簸劳顿,经韶、英、连等州,终于抵达端州地境。——且自从过梅岭这一路行来,如今时节虽渐渐已是入秋,然此境仍旧风和日暖,山野青青,四处百花争艳,却未烙下一丝秋意来。欧阳春随董氏同车而坐,今日更是频频的向车窗外窥探,但见峰峦重叠、林壑幽深,有隐隐闻得沟谷间泉溪淙淙、飞瀑直泻,群山林木茂盛、生机盎然,自然风光甚是迷人,使得欧阳春好生稀奇,就眼前景象与董氏感叹不已。

    对此,董氏道:“岭南之地,不仅风光旖旎,别有天地。端州更是远古岭南文化之发祥地,其境内盛产之端砚,以石质纯净细嫩,研墨不滞, 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并雕刻精湛而驰名于世。”

    于是,欧阳春道:“如今大人正巧知任端州,夫人随大人到此,若求取一方端砚,岂不方便之事。”

    董氏听罢,摇摇头道:“莫言端砚早已列为朝廷贡品,况身为地方官长眷属,安能以个人偏好,随意索取。”

    话音刚落,车夫却将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使得董氏、欧阳春一时不知究竟为何,遂向外探问。

    原来,正行至一僻静路段,虽是沿河,然就近并无人家,艾虎却发现一年轻女子,竟撇下二名,和衣涉入河水深处而去。紧接着,又眼见那二名哭唤着前后滑落水中,如此情形,幸而使涉河女子犹豫难舍,才转身返回,就河中相拥着二名啜泣不止。艾虎知事甚蹊跷,虽然此处地势平缓,河面宽阔,但时值岭南雨水充沛季节,水流甚是迅速,确实很危险;况安能坐视不幸始于眼前,遂赶忙驱马抵岸,下河相救。但照面后,艾虎恐因处事不当,反滋变故,于是,先小心地自我介绍道:

    “在下金州洵阳艾虎,今随端州知州包大人赴任至此,能有缘遇见姐姐,实属万幸矣。”言罢,见未生枝节,这才转而劝慰道:“还望姐姐念及眼前二小女,当爱惜生命,万不可寻此短见之路。——如今,包大人为官清廉,有何冤屈,可尽管告知,包大人定为姐姐做主。”

    说话至此,却见伊眼泪涌动,哀叹不已,如此情形,艾虎始料未及,有些不知所措。但与此同时,包拯、董氏、欧阳春诸人皆已下了车,步至岸边来。故此,又经大家一番细心的劝导,伊方才为之感化,这便在艾虎的帮助下,更得包兴岸上施以援手,一起将伊母女三人拯救上岸来。

    此时,大家才见伊不过二十五六岁,却何苦满面的愁容,更因此前的哭泣,弄得憔悴难当。可怜那二名,稍长些的略五六岁,年幼的仅二三岁,眼中还噙着泪水,仍嘘唏声不住。

    然伊并不顾身上衣服透湿,忙领着二名跪拜于包拯、董氏、欧阳春面前道:“民妇梅先春携二小女拜见包大人、夫人与姑娘。”

    对此,包拯道:“此乃荒野之地,汝不须多礼,有何难处,尽可告知,待本官到任后定秉公处理。”

    不想梅氏一时心绪凌乱,终不知从何而言,只是按耐不住,又潸然泪下。见此,董氏忙吩咐小玥将梅氏母女搀起之后,转而向包拯言道:

    “眼下虽是天气炎热,然此母女不仅满面泪痕,衣服皆湿,况路途间多有不便,倘染上病来,可不费事。不如往前寻个住所,使此母女梳洗一番,将干净衣服换了,有事再慢慢言之不迟。”

    且不待包拯言语,艾虎、欧阳春就随之附会道:“夫人所言甚是。”

    于是,关照着梅氏母女,一并登车启程。行驶不过二里,就见得一村镇,恰巧迎头就有一家客店,依山而建,山上植有不少荔枝树,长势婆娑,绿叶成荫;客店房舍朴实无华,想必已经有些年月,门前牌匾端挂,上书“山边客栈”四个大字。

    见此,包拯一行人驶至店前,纷纷下了车马,步入店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