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的说:
“换句话说,凶手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一连串的杀人事件都是有意义的,自己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到处杀人,所以才要模仿当时的民谣。”
“复仇吗?......假设就像你说的,立治和广治联手杀害了立一他们一家人,所以有人要为他们报仇雪恨的话,那么这种模仿杀人的手法似乎就说得通了呢!”
“没错,但是接下来还有第三种可能xìng,那就是凶手之所以要可以模仿那首童谣,是为了要像我刚才举的例子那样,让负责侦判的警方认为整起事件的动机是为了复仇。”
“借以隐藏其真正的动机吗?”
“是的......假设真正的凶手是旅行团中的一人,而他也有杀害同伴的动机,但是如果同伴一个个死去的话,警方总有一天会怀疑到他的头上,所以他就想到要用那起巴士意外,好掩盖自己的罪行。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模仿杀人。”
“原来如此。”
“除了这三个理由之外,其实还可以想到各式各样的理由,好比说凶手就是看准了我们会陷入连续杀人是依照歌词顺序的盲点,但实际上被害人遇害的顺序却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凶手为了替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据使用的手法而已。还有,像是按照歌词杀人,或者是把死者的尸体故布疑阵,借以混淆警方视听的方法,其实是为了掩护什么对凶手不利的证据也说不定。简而言之,模仿杀人这种手法,无论是在心理学上还是物理学上,都是凶手用来掩护自己的手法。”
“那么关于这次事件,你认为会是哪一种可能xìng呢?”
“由于凶手实在动了太多的手脚,所以我认为应该不会是第三种理由。”
“为什么?”
“因为凶手除了模仿童谣的歌词以外,还另外做了太多不必要的小动作,例如把被害人的脸烧掉,把死者的衣服带走,把尸体切成一块一块的,这些行为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其实比模仿杀人更令人好奇......”
“那假设用手如果没有动这些手脚的话,你有答案吗?”
“我会猜是为了造成更大的误判。”
“什么误判?”
“ 如果凶手是故意要让警方认为连续杀人的动机是为了乎山的金矿呢?”
“嗯......从歌词的内容看来的确是这样。但这么一来的话,那凶手和动机不就......”
“没错,就会更摸不着头绪。而且这些事件都围绕着乎山发生,要说完全跟金矿没有关系的话,似乎又太过于牵强了。”
至此,言耶把立春在去年夏天时,在乎山看到含有金矿的岩石一事告诉了鬼无濑警部。
“这么看来,还是可能还是亲兄弟为了山上的金矿所引发的动机吧!”
“或许应该把立一先生一家人集体失踪的事,跟这次连续杀人事件的动机分开来看比较好。”
两人一面jiāo换着意见,一面走近了上面盖着剧场小屋的石墙旁。
包围着废弃小屋的火舌比远远看的时候还要凶猛很多,正以令人心惊胆战的火势迅速地向上窜升,似乎是从舞台左手边的道具间开始烧起来的,如今不但已经完全吞噬了舞台,往右边的房间延伸,甚至就要烧到露天的观众席。因此消防团似乎只能爬到围墙的楼梯上,从旁边开始灭火,很难扑灭建筑物本身的火。
“这里面要是有第四个被害者的话,恐怕很难进行身份确认呢!”
鬼无濑警部一针见血说指出。
“警部大人!鬼无濑警部大人!”其中有一名警官一边大声嚷嚷着,一边冲了过来,行了个九十度的鞠躬礼:“已经跟锻炭家的人确认过了,全都没有问题。”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