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的现状。此外,"蚁族"敌对因子得分也偏高,可能是以下原因所致:(1)"蚁族"刚踏入社会,感觉到社会的现实与自己书本中、想象中不相符,难免就会对社会不满,对各种政策各种社会事实带着潜意识的抗拒;(2)"蚁族"大学时是"天之骄子",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蚁族"的失落感骤然增强,这种失落感会令"蚁族"的认知和情感趋向负面。
第16节:心理状况(2)
3."蚁族"完美主义人格倾向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自我期望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极高的成就;所定下的目标远远高于周围人群;比较倾向于理想主义。"蚁族"主要是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刚接触社会,处于为梦想奋斗的初期。尽管"聚居村"的条件艰苦,但他们拥有着较高的目标和期望,仍然愿意留在这里为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拼搏。这样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倾向,使得个体在奋斗过程中当期望与现实产生巨大差异时,在心理层面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而这种剥夺感会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比如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或敌对感等。
在目前的社会现状和背景下,"蚁族"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他们会在持续的挫折感中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而"蚁族"聚居生活的状态,很可能会使这样的认识和情绪广泛传播,形成群体认同。如果没有合理的宣泄途径,将会对该群体自身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4."蚁族"的个人社会政治控制感高于一般大众水平,即"蚁族"的社会政治态度比一般大众激进或偏激,这与该群体认为自身政治地位较低和对自身民主权利不满意有密切关联。此外,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不稳定的工作状况导致"蚁族"生活窘迫,人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与预期相差较远,这使得他们感受到较为强烈的挫折感,因而倾向于拥有较高的"对社会事件和环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5."蚁族"社会支持的状况不理想,得到的社会支持极少,甚至低于全国10个城市的平均水平,"蚁族"中仅一半人对自己人际jiāo往状态表示满意。在与"蚁族"jiāo往最亲密的人中,朋友占 70.3%,亲人占24.62%;他们与朋友日常联络使用最多的方式是电话,说明最亲密的朋友可能并不在身边,就近的jiāo往状态可能广却不深,因此总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一般水平。
此外,"蚁族"中女xìng成员的社会支持状况相对优于男xìng。女xìng相较于男xìng,更多使用了自身主、客观社会支持源。
6.在生活满意度方面,"蚁族"的状况不容乐观。"蚁族"的婚姻状况、xìng生活状况以及家庭经济收入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蚁族"的生活满意度显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对经济收入最不满意,对人际jiāo往最满意。"蚁族"抱怨最多的是经济收入、社会福利,职业声望等,与此同时,他们对人际jiāo往的满意度较高,对经济收入最不满意主要在于该群体对收入的预期较高,有高达7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目前的收入与其预期不相符。
对生活的预期乐观,但对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不抱以信心。79.2%的受访者都乐观地认为未来三年内的总体生活状况会有所改善。但是对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这两方面,大多数受访者(政治地位:55.9%,民主权利:51.3%)则不抱以乐观预期,认为不会有多大改善。
第17节:心理状况(3)
7.在应对方式上,"蚁族"选择最多的是网络曝光和媒体曝光,其次是"上访"、"公开集会"、"联合亲友对抗"、"发牢骚"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