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3/4页)  蚁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么把客户搞定。

    他说,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但是既然做了,就要踏踏实实,有所收获。

    5."你永远都不知道电话另一端的,是什么人"

    现在他已经不需要自己亲自打电话来推销了,作为业务主任,他有两个助理专门打电话。他要做的,就是和有意向的客户进行深一步的jiāo流,为他们制作合适的保险计划,会见客户,出单签保险合同。

    和客户的谈判在他看来,是充满未知的,是刺激有趣的,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电话另一端的,是什么人"。 他有可能是农民,也有可能是央行的行长。

    至于能不能谈成,要看相互的感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你。遇上不喜欢的客户,看了第一眼他就知道,没戏。

    有一次他去西单的中行总行,客户是四十多岁的白领,拿了她那张名片,走出去都不一样。"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很好。真的,有些有钱人,素质就是很高。"可惜这单他没有谈成,因为第二次再见面的时候,他以要签单的心态去,被理xìng的银行人看出他的着急,于是黄了。

    李鑫平还谈过一个特别有钱的客户,开的是宝马,有三套房产。后来没有谈成,客户说,做个三千块钱的吧,看你们整天在外面跑啊,也挺辛苦的。李鑫平说,当时他的脸刷一下就拉下了,很不高兴。"我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也希望你买我的保险,但我不愿意因为被可怜才做出业绩。"他认识一个二十二岁的小伙子,十二岁死了妈妈,十七岁出来闯dàng,从学徒到现在的大厨,"都是一步一步努力奋斗过来的,不需要被别人可怜"。

    他有个同事,和一个北京的暴发户谈。暴发户特别喜欢拍桌子,后来同事也把西服一脱,跟着拍桌子。这样,单子才顺利地签成。

    6. 铁哥儿们

    客户是陌生的,但是那些从小处来的哥儿们,让李鑫平觉得,总有坚实的靠山,让他觉得安心、快乐。

    2007年过年回家,早上五点还没到,天还没有亮,就有哥们儿开着车到车站接他吃饭了。本来和家里人说好20号左右回家,却在哥儿们那儿呆到25号。真回家时,又是一大帮人跟着他回去。只要是在哥儿们的地盘,他住宾馆,吃香的喝辣的,从来都不需要自己花钱。

    他的高中同学,家里都比较有钱。有困难的时候,李鑫平不愿意向家里人开口,一个电话直接打到哥儿们那里,只要说"在几号几点之前,把多少钱打到账上",他的燃眉之急就能解决。就算那时他们手上没钱,借了钱也会打到李鑫平的账上。

    但即便哥儿们比他有钱,关系铁,他借了钱之后总是要还上。

    哥儿们来北京,他也尽了地主之谊--五个人来玩,他花了六千,"啥都买,啥都吃,北京能玩的地方都玩了"。当时是2005年,李鑫平还没有正式的工作,在外面做兼职,一个月最多就挣一千块钱。这么十几天的工夫,他半年的积蓄都花出去了。

    今年过年的时候回去,李鑫平发现那帮朋友们变化很大。

    以前都是在一起讨论吃的玩的,现在问的都是有什么打算,想要干什么。他们抽的香烟也不一样,原来是十块钱的芙蓉红,现在都是中华。而他,现在每天的花费,或许还抵不上一包中华。

    第38节:向下的青春-"高知"贫民村调查(1)

    五 向下的青春--"高知"贫民村调查

    何忠洲

    在北京,这个在社会学上被命名为"新失业群体",开始越来越庞大,并且在北京的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个群落。

    太阳一往西移,唐家岭就开始拥挤不堪。保持着几分钟一趟的速度,一辆辆公jiāo车,犹如卸货一般,将满车厢的乘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