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收拾出了一张可以用来写字的桌子,我们面对面坐了下来。我先给她一份自评量表填,她略看了一下量表上的题目,便低头认真地填写起来。她头发有点凌乱,用一条皮筋简单束着,五官没什么修饰,身上的衣服很普通,给人的感觉有点邋遢。看上去,她的生活过得很没有规律。
我看到她在问卷上填的出身是"外地农村",毕业于外地的一所普通大专院校。当被问起怎么会想到来北京工作时,她的回答令我有些意外。李琪说,她来北京,并不是单纯想来大城市生活工作,而是因为北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几年的高等教育,并没有教给她充足的东西。"学校教的东西跟现实完全不一样,跟社会是脱节的!"她很激动。
其实对于李琪的话,我也有同感。我大三了,在学校里也学了不少东西,可是平心而论,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东西,并无助于我找工作。现实工作中,我甚至觉得自己不比高中生有什么优势。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师似乎不承担理论联系实际的义务。在社会观念中,大学生的学历代表了一种知识上的高度,只不过,企业家所需要的,不只是你的学历,还有你的能力。我想,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才定位观念的脱节,才导致了小月河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的出现。
李琪目前的工作是幼儿园老师,工资只有一千五百元。看到我一脸惊愕,她忙解释说她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学习。她说得很诚恳,仿佛幼儿教师这个工作的确很高深,值得她好好学习。可是我看得出她诚恳背后的无奈。我不相信她不需要钱。她只是在用无奈的谎言欺骗自己,以使自己窘迫的生活状况得到一点安慰。
在来小月河之前,廉思师兄组织我们所有调查员在一起开了座谈会。在会上我曾说,如果是我在北京只能过着艰难的生活,我就会离开北京,去个小城市找个轻松点却也能活得很好的工作。只要梦想不要太高,生活就不会太累。李琪有着美好的梦想,这使她能够忍受北京的艰难生活。我只能真心地祝福这些努力生活的人们。
第60节:幸福是一种态度
他们的梦想飘在北京,于是千辛万苦在这里打拼,等待着与梦想邂逅的那一天。
--题记
幸福是一种态度
1. 有一种幸福
张 欣
今天天气没那么冷了,我们来到了比唐家岭更偏远的地方--土井村。这里真的就是农村了,土砖瓦房,狗群聚集,尘土飞扬……
有个叫孙联的男生在接受我们的调查后,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的住所看一看。我随他在小巷里拐了几个弯,上了个楼梯,看到了一个公共阳台。阳台非常宽敞,不但能晾衣服,摆杂物,还安置着两个狗窝。孙联又带我去了他们的公共厨房。厨房也非常宽敞。孙联笑着告诉我,这些设施是一大帮男生共有的。一套大房子被分成许多小房间出租,阳台和厨房是公用的。
孙联住在其中的一间小屋,并不宽敞。但他很喜欢这个地方。他笑着说:"这一层楼上住的基本都是年轻人,邻居之间都互相串门,熟得很。大家周末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聚在一块儿玩玩电脑,聊聊天,特别热闹……"
在闲聊中,孙联提到这里有一项奇怪的"村规":每个月都有一批"流氓"挨家挨户收水费,按人头算,每人十块钱。十块钱不多,为了省麻烦,大家都会给。可是他们收取水费的手段就像是黑社会收保护费似的,相当暴力,据说还曾经打过孕fù。一次,有个人到这里找朋友玩,正好遇见这些收水费的,他当然不愿意jiāo钱。结果这人就被收费的人给打了。对这样的事儿,住在这里的人都忍气吞声,大家都是寄人篱下,没人敢惹这群地头蛇……
作为一个旁观者,可能觉得他们的幸福指数不亚于生活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