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国崛(起(11)(第2/4页)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行人轻车简从,他也没穿官服配印,乍一眼看起来普通无比。因此这些人在排队出城时候说话间自然也没有避让他们。

    “吕太守,这是濮阳一大户。”身侧的小吏凑近了悄声说道,“家业极大,家里头有人在魏国朝中为官,小的以为,他们应是转移财产,你看是不是要”

    “无妨,不必动。”吕安勾了勾唇,他双手抄进袖兜内,以农民揣的姿势十分不讲究地站在那儿。吕安眯着眼懒洋洋道,“他们都是自由身,要转移自家财产咱们也不好拦着。”

    “更何况”他笑着说道,“只要最值钱的不走,转再多钱出去又有什么用呢”

    最值钱的是什么当然是人啦。

    只要人不走,违反作恶的钱迟早会送回来救命。如果是正经商人,那么在秦国比起魏国更好的扶持计划下,他们也会把钱调回来投资。

    早晚都会回来,何必急于一时如果他们现在看着人家的钱袋子就想要下手岂不是平白毁了秦国的名声还没有半点好处。

    短视的有魏国一个作为映衬就够了,在这事上秦国做做配角就好。他眯眼看了会车马队的背影,淡笑着缓缓步行走回了城中。

    原本报话的小吏遥遥看着吕安的背影竟有些语塞,只觉得送走了尉将的吕郡守怎么好像变了个人呀几刻之前,明明还不是这个样子的呀

    怎么说呢,就像是一瞬间褪去了剑鞘的宝剑一般,锋芒毕露。

    吕安并不知道属下的腹诽,他整理了下心情之后便慢悠悠走回了府治,一边走一边观察这些“新”秦人的表情和话语,以此分析他们的心情。

    总体来说,这些人的反应还不错,还是比较积极的。

    直接表现就是大家议论纷纷的都在秦国官方的最新动向,以及秦国的法律条文上头。这是个好现象,如果不愿意接受的话,那么连了解的心思也不会有,而有了了解,才有接受的可能。

    会有如今这种状况其实是秦国趁着当地人还处于一片突然国破的茫然状态时,二话不说先将秦国的法律条文铺天盖地安排下去。人对于一种完全陌生的东西第一反应是会先研究这是个什么玩意,而不会去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在计划中,等这些“秦人”对于各项政策讨论完了抵触完了,秦国官方会举行一次听证会,听取大家的反馈意见,进行进一步详细解说,或对政策进行轻微修整后再正式公布,这样民众的抵触心理会轻很多。

    除了减轻抵触感之外,这样还能让大家有参与感,另一方面也方便秦人们摸清楚这些处于中原腹地的魏人对于秦法是个怎样的看法,为未来变法参考资料。

    没错,就是变法,在这些年轻人们看来这是迟早的事。

    秦国距离上一次变法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一套法令用了四代人,该有的好处已经出现,而弊端同时也已经暴露出来。

    商鞅之法针对的是一群“蛮夷”,主要的施政对象是以前那些和戎族混居,好斗却不愿意为国家出力的旧秦人,但现在的秦人却是一听到有仗打立刻积极主动报名,顺带着为了能多抢人头平日里还会主动锻炼的新秦人。

    再用旧式驯兽的那一套对付现在的秦人已经没有意义,也没有了作用,而且随着之前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秦国的人口出生率达到了一个峰值。可以想象的是,再过十来年,如果没有遇到大型战争的话,秦国的人口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一个数字。

    当吕不韦于数年前在咸阳宫提出这一点的时候,满朝臣子都用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看他,所有人的眼中都写着一句话人多不好吗

    人多当然好,在农业社会里头人口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富足,劳动力多了就意味着能够开山、能够凿路、能够在满足了基础生存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发展。

    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