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
“我虽有招纳,不缺人,然而,若论大才,这天底下又有谁能比娘更清醒更有大局观。娘给我指明了路,我不会走错的。”李延亭道“放心吧,娘。其它的谋士,一些细节上的建议,我只采纳一二也罢了。必会保住这里的。”
林觅的心才慢慢平复了下来。
“自己铸的”林觅道。
“是,”李延亭道。
“若是有需要,你告诉我,我去与老四和始皇他们借点给你用,这怕是才是最紧缺的东西。”林觅道“还有将,无人主领,不过是一盘散沙。”
“娘忘了还有大狗子吗”李延亭道“真到了那份上,隐藏本身就已经没用了,就必须控制这附近的城池,然后收编所以府军与衙门,要雷霆的速度才行。”
林觅道“是了,是了,大狗子带兵可还行”
“大狗子有天赋,”李延亭道。
林觅心中一揪,她要是能把那丹给练出来就好了,大狗子也更能应对这样的世道。
“娘,别担心。”李延亭道“大狗子,是天生的带兵之人,安心。”
林觅点了点头,李延亭出去了,他现在很忙,天天都不怎么见踪影。
“赵兄啊,世道说乱就乱啊,这个世界,皇帝难,小民也难。”林觅低声道“赵兄啊,以前的你,也受苦了。你虽说算不上好皇帝,但也不算坏皇帝。”
赵佶见她这时候还要安慰自己,心中难受的很,动了动唇,道“是我无能,可我尽力了。”
便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便是拼尽全力,他也治不好国家,因为他没有像雍正和始皇那样的天赋,能辩别臣子们的官司与心思,能抓住重点,能将所有的局势,威慑,全控制在自己的手心里。
看始皇和雍正做事,好像什么都不难。
他终究是无能之辈。
所以看着李延亭这个世道,他算是明白了,什么也懂了。
世道的确是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去了。
而雍正呢,也收拾着准备回京了。他对翠儿道“从这里绕道,换条路回京,沿途看看风景,年前必能到京,一路上正逢夏日,若是热,咱寻个别庄避避暑,等暑气过了,再往回赶,正好了,还能看上秋收和冬雪。年前能回去便成了。这里啊,交给臣工们,还有扶苏和李斯。”
“一路上若遇着名山,朕带你去爬爬看,”雍正笑道。
接下来一段时间便集中见臣工们,处理政务,以及看图纸和动工的进度,以及方方面面的事情,等处理好了,又是过了几日,雍正这才辞别了扶苏和李斯,带着翠儿,銮驾回京了。
扶苏和李斯送了三十里,这才看着銮驾缓缓回去了。
李斯道“太子,这一位雍正皇帝当真勤政。”
“四叔以往更甚,只是经过十四年的勤政,才有这片刻的悠闲,”扶苏道“现在皇父必也更忙吧。也不知匈奴听不听话,今秋会不会犯边。”
“有蒙恬在边关,又有蒙毅在京,大秦必无恙,殿下不必担忧。”李斯道。
“到了秋天,土豆玉米新种应要上来了,”扶苏道“但愿产量能让人高兴。”始皇与他也能松一口气。
李斯道“臣打听了,此二物用不到等秋,天再暖和一些,就可以起了吃了。可以一直收到秋天呢,”
扶苏倒是一怔,道“李相还打听了这个”
“是,因为这一带也有百姓种植,如今嫩玉米与土豆已是在集市上出现了,言是现在是初上市,田里的还可以再长,一直能收到秋分前后。”李斯道。
扶苏道“去集市上寻些来,我看看。”
“好。”李斯便陪他调马回转,先往集市去了。
其实二人相处着,渐渐磨合着,倒有了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