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契。可能在这个世界,李斯只有扶苏一个人可以依靠,并且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天然的就会生出依赖之心,因此各个方面都增进了不少。
而局势也真的瞬息万变。
秋分这几天,京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事情的确闹大了。
先是京中增了兵要驱散和杀掉流民,然后暴怒的流民,有人领袖,然后攻破了京兆尹,愤怒的流民迅速的向京中逼近。
这样浩然声势,将京中的人吓破了胆,这个时候了,还要吵,有要皇帝弃城而逃的,也有奔走逃命。
因为这样的阵势,这乱子,让地方郡县一下子就失控了,对京中也应付起来了。天子落入了十分艰难尴尬的处境,一是号令不了群雄与臣子,二是自己快被逼入绝境。
京城号令不了郡县听从,郡县几乎各自为政,不仅不遵天子令,有些什么寻粮之事也完全不听了。几乎都各自为政了。只是面上当然不肯承认,只是不做。
不做本身,就很值得玩味。
权威一失,人心一散,再想凝聚,天子很难办
而京城的确是危在旦夕,然而发出的求援信,应者寥寥,这消息传出去的结果就是,有十来座城池直接降了梁王,梁王更迫近了。
事情到李延亭的城池这边也是如此,察觉到知府和通判等人的样子,还有府军的蠢蠢欲动,李延亭没有坐以待毙,不能再等流民从京中溃散再来围攻此处。
他先将李延寿三人接进了城,然后带着大狗子,迅速的带着民队,拿下了包括本城在内的六座城池。
府军有察觉不妥的,有来击杀的,被击毙,有些逃了,有些见势不对,直接降了。
府军的数量完全无法与流民的数量相比,因此,这一下就压下来了。
然后迅速的发放粮食,稳定城中民心。李延亭接管了城中所有的防务。并且开始对继续来的流民进行吸纳和整编,接管衙门,稳定田地,不废驰农务。
李延亭没有发布任何对外的声令。
这种形势像病毒,引的周边城池危机感大增,竟然合力开始来攻打他。
不仅这里是这样,其它城池,郡县也都开始各自占城为王了,竟然还真有人趁乱称帝和称王者。
李延亭坐阵,大狗子带兵,将周边所有府军全部驱散,然后又安定了下来。
周边城池原本防他与防贼似的,生怕他也去攻,见没了消息,也有点纳闷。
又得知主事之人是个屁事不知的农民,猎户,有几个勇武,但也就那样,因此便也保持了微妙的暂时的平衡。
雍正告诉李延亭,“这个时候,越低调越好,别人称王,你别理,说多错就越多,不如不说。什么也别说,低调一些,现在各地都乱,朝廷注意不到你,就没事。且顾不上你呢,一定要韬光养晦。”
李延亭听的很认真,他身边带着大狗子,大狗子也听着,虽不大懂吧,但是显然对这个仙境般的地方很感兴趣,但他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绝不说。
雍正看着大狗子这样,又有了爱才之心,真想带上几年教养一番,但也知道李延亭现在离不开这个儿子呢,便笑着止住了心。
李延亭道“我明白。”
雍正是话痨啊,笑道“外面那些人,一看你这农民这么没眼力,没出息,只知道埋头种地,也就不把你当威胁了。你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人要,粮要,实力更要。一定不要急于扩张。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威胁,你只当个沉默的人就行,当然了,连外交也无需有,若有人招安你,不要理会。要注意了,文臣难应付,难免有不服你的心的人,这种人,说是说服不了的,也有看不上你的人,你也不要杀他们,抓到一个,扔出去一个,赶走就是。千万别让这些人通了外敌,有了外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