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探寻远古秘密】(第3/4页)  中华秘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无限循环。所谓有生必有死,有兴必有亡,这千古不变的规律,燧人?m兹氏也无从抗拒,留下一系列的辉煌之后,它也走到了自己的尽头。通过古人对女娲、伏羲的记载看,燧人?m兹氏晚期遭到了巨大的天灾,从而分为?m兹氏、?s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众多部族开始了新的生活,但这并不会影响燧人氏和燧人?m兹氏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它们作出的贡献后人会永远的记住原始记事的一种方法。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或文字使用尚不普遍时,常用在绳索或类似物件上打结的方法记录数字,表达某种意思,用以传达信息,处理事件。中国自古就有关于结绳记事的记载。《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文解字·序》载:“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中国云南的独龙族、傈僳族、怒族、佤族、瑶族、纳西族、普米族、哈尼族和西藏的珞巴族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也仍用结绳方法记日子。傈僳族用结绳法记帐目;哈尼族借债,用同样长的两根绳子打同样的结,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宁蒗的纳西族、普米族常用打结的羊毛绳传达消息,召集群众。

    结绳记事

    古代埃及、波斯、秘鲁也有以结绳来记事的。古秘鲁印加印第安人打结的绳名为“魁普”(quipus),表示的数目完备清楚,他们用来登录帐目、人口数及税收数。大洋洲的波利尼西亚人等也曾用结绳来记事。

    (林声)

    在中国有很多的史料记载的有关他的实况。东汉武梁祠浮雕上有:“伏羲仓精,初造王业,画挂结绳,以里海内。”《真源赋》书称:“结绳刻木,四万五千六百年。”《周易正义》中说道:“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南宋《路史》一书中有记载:“古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执以相考。”在国外也有很多关于结绳记事的例子,如印加帝国的印第安人建立的结绳脊梁,记录法及其制度,被推为世界结绳记事的典范。

    有一次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大师在访问玻利维亚后路过秘鲁时,高兴地对我说:‘到了玻利维亚(该国曾同属印加帝国,印第安人很多)就好像到了西藏一样,那里印第安人的长相、打扮和藏人很相似,而且语言也差不多,有的话我都能听懂。‘

    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等交际手段在原始初民中十分流行,它们被原始部落用来帮助记忆和表达思想,是文字的先驱,常被人们称为“前文字”。结绳记事是一种用绳子打结来表意的方法。秘鲁的印第安人结绳记事的技术十分熟练,他们经常用不同的颜色、粗细长短不一败涂地的绳子打成各种各样的结来记录发生过的事情。古波斯人也常用结绳的方法来传达信息,在他们那里,黑绳表示死亡,白绳代表银子与和平,黄绳表示金子,绿绳代表谷子。我国高山族、独龙族、纳西族等也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过这种方法来记事。契刻记事是指人们用刀子在木片、竹片、骨片或木棒上刻上或画上一定的符号来储存或传递信息。澳洲土著居民的传信刻木十分著名,他们把要传达的主要内容刻在木棒上,由送件人携带到各有关部落。在邀请人们参加宴会、成丁礼或围猎时,他们常常使用这种刻木。我国少数民族曾经普遍使用刻木的方法来记载重大事件或记日子和账目,他们还把刻木作为借贷或婚姻的契约凭证。佤族过去有一种记事的传世刻木,刻木的两侧刻着许多缺口,每个缺口代表一件事情。每年新谷收获后,村寨的头人都要召集全村老小一齐来“尝新”。活动期间,老人们就依据一块块刻木,讲述本村的历史。2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的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它们的发现为原始初民刻木为契的说法提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