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三世因果】(第3/3页)  中华秘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果深信不疑。而这种深信不疑将会导致群体意识的因果报应系统得到进一步强化。

    因果报应系统如果总是这样被不停地锤炼、加强,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在不远的未来遭遇灭顶之灾。因为回溯过去,哪个生命不是沾满了鲜血?比如佛教认为吃肉杀生会带来刀兵劫,有几个人从没吃过肉的呢?

    佛教认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接受这个导向,我们将会被集体催眠,摧毁万法〔所谓的法,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然后一起奔赴佛祖设计的那个虚幻的佛国。

    (十二)迷中之谜

    阿难对佛祖说: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面对如此痴情的堂弟,佛祖轻描淡写地问了他几个问题。结果,阿难出家了。

    在劝说阿难出家时,佛祖的三寸不烂之舌实在令人佩服。可是,当敬佩他的琉璃王率兵前来时,佛祖前后有过至少三次机会,却不曾见他积极引导琉璃王的思维,这合乎情理吗?

    再说琉璃太子升狮子座被辱骂的时候,佛祖在哪里呢?他神通广大,早就知道这事情要糟,为何没有及时制止族人?

    提倡众生平等的佛祖,却接受族人为其建造奢华的讲堂,他的位置普天下没有别人可以坐。

    琉璃太子被赶下来后来,“用牛奶洗漱琉璃太子坐过的位置。琉璃太子走过的地方,掘地三尺,用新泥填上。”

    从这里似乎看不到众生平等的影子。

    知道琉璃王发下毒誓之后,也没听说佛祖教导族人改变态度作补救,不在根源用功夫,却是在琉璃王带兵前来的时候于路上作消极的提示。这很明显不是佛祖劝人出家时的风格。

    从这些迹象,我们看到佛祖的内心究竟有些什么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这应该是佛祖亲口讲的道理吧?既然诸行无常,一切皆有可能,为何还能预知未来呢?从过去释迦族人捕鱼时杀了琉璃王前世及其族类又怎么会产生后面释迦族人被琉璃王所灭的必然结果呢?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