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〇章 惊艳(第3/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继续泛滥成灾后的后果。河水在泛滥,泥沙在继续沉淀。不久后低洼的河北地形迅速也被抬高了。河水又不得泄,它又会自己找去路,往哪里找?只有一条路可去,那便是光武年间的那次缺口之故道,下淮河,自海州入海。甚至将淮河也抬高,加上淮河本身的水位,整个肥沃的江淮地区,重新会被洪水所困。然后继续南下,从扬州下长江。”

    王巨说得轻巧,可大家脸色一起变得不大好看。

    如果那样,宋朝就悲催了,甚至整个江淮与河北都不得安宁。

    王巨又说道:“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我与章质夫交谈时,曾说过,放水淀淤肥田,这是指河水处于平缓状态,淤泥才会沉淀下来。但到了泛滥成灾之时,却不是这样,那个水是在流动的,沉淀下来的只是沙子,淤泥则随着汛水继续向下游狂奔。不仅如此,还将河南河北地面上这点薄土刮走,不用多久整个中原会成为一片若大的盐碱地。我朝又定都于东京,那时候才是一场大灾难降临于大宋上空。”

    这是一种假设,前提是宋朝继续不作为,二是宋朝能继续立国三百年四百年。

    然而韩琦等人会想到几十年后北宋就会灭亡吗?

    事实在史上黄河没有害到宋朝,却害到了金国。将金人弄苦逼了。

    “那你的策子是……”

    “一种是空想之谈,从吐蕃上面就开始治理,禁止砍伐,禁止游牧,大肆载树造林,使黄河河沙比例下降,但这是不大可能的。一种是比较现实的办法。以前诸公的策略都不能采用,分为两段,一是从三门峡开始,直到郓州,于河边广建月堤与缕堤。”

    王巨说着,又掏出两张图纸。

    “它们的作用就是束水冲沙,积沙最严重的时候不是在汛季,那时水流量快,不是积沙,而是在刮沙,将沙子顺着河水往入海处带。积沙的时季是在秋末到春初这段时光,水流量小,水流平缓,因此河沙迅速沉淀。故下官设计了这两种堤,在黄河的外面广建这两种堤,实际它与水中坝原理是一样的。河水汛季,淹过缕堤与月堤,继续向大海奔涌,但河水枯季时,这些堤坝露出水面,便将河水束起,束得狭小,让河水流动的速度变得更快,继续带动泥沙泄向大海。”

    “似乎真有道理,”欧阳修眼睛放起光。

    为什么当时六塔河他上书,朝廷没有采纳,说得是不错,可贾昌朝的办法不是办法,丁度不作为也不对,文富二人六塔河更不行,那么用什么策略呢?东不行,西不行,你也没有办法,难道继续扯皮?于是就当欧阳修的上书是放屁了。

    正是这次六塔河,欧阳修与文富二人走得远了,最后与韩琦越走越近。

    但从内心来讲,他也想解决黄河这个麻烦。

    “欧阳公,这是下官的一家之言,说出来不过是一个抛砖引玉。”

    “继续往下说,过了郓州怎么办?”

    “过了郓州,不能走宋初的故道了,也不能走现在的那条古故道。然而却有一条新道,那便是济水,若是选址得当,只要挖一条三四十里的新运河,黄河之水便能注入济水。这个工程不会太大,但必须重新加固济水两岸河堤,济水本身也要浚通浚深。济水之水来自五丈河,来自梁山泊,水量大,河水也比较清澈,只要黄河注入了济水,济水继续会对河沙进行冲击,黄河之患便可以解决了一大半,至少三四百年没有大害。”

    “这个工程量可不小。”吕公弼说道。

    王巨不认识他,因此说道:“此公,这可是治河唉,难道画画图纸就将河治好了?就象王景那次治河,几乎是生生挖出了几百里的新河段,岂不是比这个工程量更大?”

    曾公亮叹了一口气道:“国家这几年灾害连连,财政困窘。”

    王巨实际说得也不算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