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4章 缩影(第3/4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就象楚建中去了庆州一样,王巨打下那么好底子,稍稍努力一下,就可以出政绩,不要问大灾,若是周转得当,大灾又有何妨,反而越是大灾政绩越明显。然而楚建中不知道摘这个果子,反而将这棵成熟的果实砍掉。

    元佑党们就是这么做的,由司马光带头,几下子将这棵果树砍倒。

    可是这个果子挂在树头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去摘的,有资格摘的人不去摘,想摘的人未必有这个资格……

    想到这里,王巨不由地摇了摇头。

    还是一步步来吧,于是说道:“你不用担心钱帛,此举所图之大,若是成功,岂是这几何钱帛可以比拟的。比如为了迁徙百姓,我前后投入多少钱帛下去,那些香料珠玉的盈余几乎都花完了。”

    “是啊,我听闻后,也感到心惊胆战。”

    王巨挠挠头说:“也不是你想的那么多,就是稻米成本。没有稻米,这些船还是要建造的,因此不能计算船只成本。只不过这些船未来带回来的不是稻米,而是香料,珠玉,矿石,甚至腌肉制品,果脯或者其他。况且两三年后,恐怕手中也要有更多的船只。”

    “那么我就回去了。”韩韫说道,主要那边在涨价,韩韫便赶到泉州亲自询问一下,有的在信中也讲不清楚的。

    韩韫回去,还带了一封奏折去京城,王巨在奏折上提醒朝廷,必须注意交趾现在这个国家李乾德,这是一个很不了起的少年天子。六岁时便逼迫垂帘听政的上阳太后殉葬,立其生母为太后。

    如果以为这个李乾德是一个小孩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便是一个小孩子,在他周边也围绕着一大群精明强干的大臣。

    然而边境已经恶化。

    先是沈起知桂州,派官员点集当地土丁为保,授以阵图,按时练习。又于海边集舟师,教练水战,又禁止了与交趾的贸易。

    苏缄到了邕州后,立即上书,请止保甲,罢水运,通互市。

    实际这时候朝廷也不打算平灭交趾了,因此看到苏缄奏折后,用刘彝替代了沈起。

    再到王巨,王巨的建议是不可轻视交趾,什么灭交趾的赶紧停下,但两广必须有备,不是宋朝要灭交趾,而是交趾可能会入侵两广。

    另外王安石又认为禁军往戍南方,多死,害于仁政,应当于南方置边军。

    因此刘彝继续训练土军。

    苏缄不服气,刻意将沈起与刘彝错误做法张榜公布,还批评了王巨害民。

    然而真相是可能沈起的做法让交趾不满了,但有没有苏缄的挽救,入侵已经是必然。原因同样简单,那就是这场大灾。

    如果没有这场大灾,无论沈起与刘彝怎么练军,交趾多半不会入侵,甚至他们都派人打探到王安石变法的种种,还列榜于边境,攻击王安石。

    苏缄确实很勇敢,死得也很壮烈,但在他的身上,几乎就是整个宋朝的缩影。且看文天祥,陆秀夫。但就是他们就义前,恐怕在心中也没有反思过宋朝这种瘸腿的制度。

    当以以和为贵,就能换来和平么?

    并且小小的侬智高将整个岭南弄得大乱,差一点让侬智高立国成功,也让交趾产生了垂涎之心。

    更悲催的是苏缄自己将自己弄残废了。

    刘彝在桂州练土军水军,他却废保甲土兵。以至交趾入侵时,他手下的州兵只有两千八百人。

    也许这个数字还看不出来,再对比另一个人,陆诜,实际此人也不算是有本事的人,然而他到了邕州后,整编了多少土兵,五万人。由此邕州兵势大振,交趾也不敢来“骚扰”。实际是好听的说法,就是不敢来抄掠。

    所以说沈起等人并不是盲目的要开边,交趾看到宋朝南方空虚后,这些年同样越来越过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