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5章 囚笼(下)(第3/6页)  暗黑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很多,但宋军马上需要很多很多的船。

    如果派出一支骑兵袭击这个船坞,必会产生巨大的震慑力,然而不久斥候就送来一条消息,宋朝于耀德城等处,依然保留了庞大的军队。

    兵力出得少不管用,兵力出得多,首先瀚海地形的难缠就让人头痛了,即便派出清一色的骑兵,斡特剌又担心落得灵州川那样的下场。一旦骑兵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一支兵马则会迎来悲催的命运。

    然后他又盯向了古长城的西面,但问题是出了这段古长城,如何渡黄河,宋军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辽军将船造好,再说他这次也未带来多少善长造船的工匠。

    接着他又盯向了横山,横山有多难缠,斡特剌是知道的,不过现在横山兵力不多,但如此一来,等于正式向宋朝宣战,这个后果则难以预料了。

    迫于无奈,他派出大量游骑前去横山活动,横山诸堡砦的宋军根本置之不理,出了堡砦俺们不敢,但想攻陷我们的堡砦,万万没门。这么多年了,宋夏就倚着横山,展开了多少拉锯战,攻坚防御战。

    然后斡特剌就接到宋军忽然出兵金肃城的消息。

    斡特剌有些蒙,俺们可没有进攻你们宋朝,你们宋朝凭什么进攻我们辽国?

    但问题来了。

    如果斡特剌带着这十几万军民在南河套到处溜达,宋军还真没好办法对付。

    但这个溜达,吃的喝的穿的怎么解决?

    因此辽军必须要回去,回去就要渡黄河,牟那山以西的河段不要想了,全部被宋朝占领,开始建设堡砦,驻守军队。况且还有大量士兵乘船在黄河上巡逻,如何让辽军得以渡河。

    那么辽军想要回去,只有两处地点,一处就是包头那边,现在不叫包头,而叫云内州,又叫夹山或叫西山地区。

    那一段黄河宽阔而平坦,有不少适宜渡河的渡口。然而问题是想从哪里渡河,则要横穿整个南河套,穿越更多的沙漠。后勤供给立即成为一个大问题。

    其实就是选择了这么道也不可能让他们成功回去,辽兴宗伐夏,虽然大败,不过西夏国内民不聊生,李元昊没有乘机收回金肃军与河清军,然后往北去,牟那山上方则是黑山地区,也就是唐朝中受降城地区,耶律阿保机大破党项诸部,将这一带占据,置立天德军。迫于这个压力,西夏不得不于牟那山建设了一些堡砦,又于河南建设了四个城堡,扼守黄河。

    不怕辽军从大沙漠穿过来,就怕辽军造船自黄河而来。

    如今这些堡砦全部被宋军接收,并且王巨又让大量士兵带着后勤,乘船东上,陆地上有宋军侧击,水路上有船只巡逻。

    最少辽军不管造船渡河,或者搭建浮桥渡河,得要花上一段时间吧,而且这一带以干原为主,树木都是矮小的耐旱树木,想要寻找适合造船的木料十分困难。即便造好了,还要面临着宋朝水军的剿杀。

    所以只有第二条路,也是辽军跨过黄河的那个渡口,金肃军东面的君子津渡口(喇叭湾渡口),这一带河面比较平直宽阔,水流平缓,也是河口黄河下来,最好的渡口。

    还有其他的小渡口,但这是十几万大军撤退渡口,那些小渡口适合么?

    然而现在这二军一州全部被宋军拿下,斡特剌能不急么?

    他也顾不上兴州城有没有被宋军拿下了,立即带领兵马撤退。

    可怜种师道与刘昌祚害怕他犯神经病,还往横山增置了一些兵力,然而一箭未发,斡特剌退走了。

    但让他欣慰的是,这几州百姓听闻辽军撤退,许多军民自发地请求跟随辽军前去辽国。辽国暂时还没有人口危机,相反的,经过辽东叛乱后,死了许多丁壮。

    而且这些人当中不乏贵族,虽然不如往昔,但他们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