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以及两块毛巾,感谢村民当年收留韩家人的恩情。 当年,韩翱宇父子逃荒到这个村里扎根的时候,那是穷得叮当响,是村民们收留了他们。村里的庄稼汉还抽空帮他们搭了一件茅草屋,解决了他们无处可住的窘境,那是天大的恩情。 恩德如山,不可不报,也不能忘。 这些年,韩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早些年国家拨款为村修公路,但只修了一条主公路。后来韩湛赚了钱,为村里投了一笔钱,让公路通往各家各户。 不仅如此,他还给村里修了小学,幼儿园,自己出资聘请老师为孩子们教学。此外,他还在村里成立教育基金,帮助村里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们上大学。 韩翱宇感念村里人的收留之恩,韩湛也感念外公当年的解救之恩与抚养之恩,是以,他也像韩翱宇一样热爱着这片故乡。 晚上,韩家在村庄饭楼里备了饭,广邀村民前来用餐。 徐岩与徐骞双双站在饭楼前,盯着忙碌的厨子,以及在跟村长说话的韩湛一家人,徐岩叹道:“知恩图报,人不忘本,韩家可兴百年有余。” 徐骞看着韩湛,他说:“他身上有真龙之气。” 徐岩没有儿子的强大天赋,看不到鬼,也看不到什么真龙之气。他说:“儿子,你看看爹,爹身上是不是也围绕着一股强大的气场?” 徐骞抬头看着父亲的头顶,半晌后,点了点头,说:“嗯,你头顶有一片清新的空气。” 徐岩:? 韩珺看到了徐骞,她快步跑到徐骞面前,仰着头,问他:“你饿吗?” 徐骞并不饿。 但韩珺却觉得徐骞饿了,因为她自己肚子饿了。 韩珺将藏在背后的烤红薯举到徐骞面前,她说:“这是我的红薯,给你吃,好不好?” 徐骞下意识想拒绝,他爹在一旁咳了一声,对他说:“韩家小姑娘一片心意,儿,还不说谢谢?” 徐骞:“谢谢。” 徐骞接过那热腾腾的红薯,将红薯从中间扳开,里面的红薯肉又红又香。韩珺下意识吞了口唾沫。 徐骞注意到韩珺的小动作,想了想,他将左手中的那半红薯递给韩珺,说:“太多了,一人一半。” 韩珺立马接过红薯吃了起来。 “儿子,你陪韩姑娘玩吧,我看到了个熟人。”徐岩背着剑就走了。 徐骞看了看韩珺,见小姑娘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说不出个拒绝的话,也不忍心拂袖离去。 想了想,他对韩珺说:“我带你去看鸭子?”都是小孩子,在他们的眼里,鸭子就是鸭子,而不是高级场所的美少年。 韩珺屁颠颠地跟着徐骞走了。 从饭楼前的水泥路往小超市那条路上有一个小藕池,荷花叶已经干了,枯萎的垂在水中,六七只鸭子围绕着荷叶在找虫子。 徐骞跟韩珺站在一起吃红薯,韩珺偏头看着徐骞背后的剑,好奇问道:“你给它取名字了吗?” 徐骞说:“归一。” 听到这个名字,韩珺目光变得呆滞起来。 发现韩珺没说话,徐骞朝她好奇地忘了一眼,一看到韩珺那神情,徐骞表情顿时微变。他赶紧用空着的那只手在韩珺肩头拍了一掌。 韩珺眼里恢复了一点光彩,她慢慢转了转眼珠,偏头问徐骞:“你刚才是不是打我了?”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徐骞说:“你肩膀上刚才有个蚊子。” 韩珺点点头。 徐骞问她:“刚才怎么不说完?” 韩珺还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刚才的感觉,她皱着白皙的小脸蛋,说:“刚才好像睡着了。” 徐骞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韩淼跟村子里的几个小孩子跑了过来,宴清修听说前面有个鱼池,担心孩子会掉进池子里,他像个老妈子一样跟在后面追。 “回去吧。”徐骞见孩子多了,怕他们闹起来会失足掉进池塘里,便转身走了。 他一走,韩珺便乖乖地跟着回去了。 回去时,徐骞看到徐岩和韩湛站在一起,他眉头轻蹙,走了过去,便听到他父亲说:“韩二小姐是我们徐家认定的儿媳妇了。” 徐骞脚下一个踉跄,差点跌倒。 韩湛听到动静,低头朝小徐骞看了过来。 他刚才已经听徐岩说过归一剑的传说了,得知自己女儿成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