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而议论。
对威、宣之际稷下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稷下之学的元老之一。
淳于髡是一个小老头。
他看着田文举荐的竹简,又看了看那个过分幼小的孩子,笑了笑,“你和薛公有旧?”
“在秦国见过一次。”姬子晋点头道。
“秦国?我也去过那里。”淳于髡点点头道,“那么你来这里,想学什么呢?”
“学史。”姬子晋点头道。
“史?你小小年纪怎么会想学这个?”淳于髡微微皱眉。
他想了想又道,“学宫之中有诸子百家之说。
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
而你要学史的话,可是什么都要学一点了。”
“我听说稷下之学,包罗万象。
但我想,讲的无非也就是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
姬子晋正色道,“而学史,则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可以对照古今之变,看清当下。”
淳于髡微微一怔,眼神闪烁道。
他沉吟道,“对照古今之变,看清当下。
好,难得你有这份见识和胸怀。
也就是说,你学史,是为了今。”
“正是。”姬子晋点头道。
淳于髡点头道,“既然为了当今,为什么又要抱着过去不放?
孔子曾经入周,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
而老子却对孔子说:你所要问的那些人,他们和自己的骨头早腐烂了,只剩下他们的话罢了。
你是想走孔子的老路么?”
“不,大大的不同。”姬子晋摇头道。
“不同?”淳于髡皱眉道。
“孔子问礼,只是想恢复过去的周礼,他从未看清当时之世已经改变。
而我问史,则是想知道这种变化从何开始,又将走向何方。
明白了这些,才能想清楚,人该如何处世。”姬子晋摇头道。
“我从没想回到过去,当今之世也无法回到过去。
我只想借着这些,看清当世时局的变化。
明白自己该如何适应生存于这个时代。”
“啪”淳于髡手中的竹简落地,他有些震惊了。
他从未想到面前的这个小孩,竟然有着如此尖锐的眼光,或者是如此之大的野心。
淳于髡双眼如电,盯着看着姬子晋道,“借助往日之变,观当今之世?
你自信自己能做到?”
“现在做不到,但未来如果不尝试一下,岂不是有些遗憾?”
姬子晋点头道,“在我看来,时局世事变化如流水,就像河流走向。
水无常形,因地势而变。
看似不好判断,但如果了解了山川高低的地势,就能大致判断水形。
所以我想借助历史,了解当下,乃至以后天下大势的规律。”
。
&amp;bp;&amp;bp;</p>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zi.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