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后,果然只是个空有皮囊的女子而已。 “每年,黄灿灿滴好金子十万两,白花花滴好银子一百万两,当年新打滴粮食一百万石,这个数目,可是大汗滴仁慈,大汗的好意思,你每要晓得才是呵。” 意思是,这么大纳贡数目,还是大汗仁慈。那要是不仁慈,该要多少? 崔秀宁笑了,点头道:“好。” 什么? 很多大臣都急了,只有文天祥等少数人面露微笑。 阿达礼更是露出笑容。 却听崔秀宁说道:“回去告诉你家大汗,本后同意了。你们每年向大唐纳贡足金十万两,足银百万两,粮食一百万石,就在扬州交割。嗯,既然你家大汗要向大唐称臣,那每年几个年节,包括大唐皇帝和本宫的寿辰,你们都要以臣子之力上贺表…” 什么?她说什么? 谁先谁称臣? 阿达礼又不傻,哪里不知道自己被伪唐皇后耍了? “轰—”的一声,满庭唐国朝臣轰然大笑,都用看傻子般的眼神看着元廷使者。 不少人都是心中惭愧。怎么能担心皇后答应称臣纳贡呢?傻啊。 阿达礼一张大饼脸变得铁青,他冷冷扫视了一样指着自己轰然大笑的伪唐朝臣,又看看面带微笑的崔秀宁,干巴巴的说道:“你想好了?这就是你对大元的答复?” 崔秀宁冷笑:“本宫当然想好了。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要是按约称臣纳贡倒也罢了。如若短缺一两金银,少了一石粮食,少上一次贺表,哼哼,就别怪大唐兴师北伐!大军一到,悔之晚矣!” 阿达礼气的差点笑出来。 “唐国王后,你很勇敢呵。”阿达礼竖起大拇指,“你知晓不知晓,如今呢,大元就是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就是大元呵,咱虎狼一般蝎虎的兵马,少说也有百把万也,光是骑兵的马鞭,就能堆成大大一座山包子,你晓得么?” “还北伐和大元打战?你每见识过真正蒙古大军的厉害么?你每在南边灭的官军,那多是大元的偏师,你每还没领教过大元看家兵(主力)滴厉害!” 崔秀宁冷然道:“阿达礼,你的嘴巴很硬。等大唐王师打到大都,希望李和你的主子还这么自信。” 阿达礼知道没什么好谈的了,他冷哼一声,敷衍的对崔秀宁行个抚胸礼,就自顾自的转身离开。 “哈哈哈!”唐廷君臣们顿时都不顾礼仪的大笑起来。 皇后娘娘这一出,真是太解气了,纯粹是戏耍了蒙元使者一次。 “肃静!”御史中丞李扬举起笏板说道,满殿顿时肃然噤声。 御史台,有维持朝议礼仪的职责。 文天祥出列道:“皇后陛下,眼下已经是二月,征日之战很是顺利,海宋也不敢挑衅,是否下诏开科举春试了?” 崔秀宁点头道:“准。定于三月初九,各州举行州试。”唐国的举人考试不叫乡试,而叫州试,时间是三月。进士考试不叫会试,而叫国试,时间是九月。 举士可以做官,但只能从十品起步,一般多是当乡村教师,而且不能担任三品以上官职。进士是正九品起步。 崔秀宁又道:“此次科举,要更加正式。凡是出身有劣迹者,一律不许参考。林卿,政事堂遴选十四州考官,报本宫审核。相关考题,本宫会亲自选定。” 林必举出列举笏道:“谨遵懿旨!” 新任的政事堂左相杨汉明出列奏道:“皇后陛下,通政司收到蒲甘女王阿耶的奏章,说蒲甘三百万人民心归唐,奏请举国归附,求为大唐一州。请懿旨,朝廷如何回复?” 这事早向崔秀宁奏报过的,之所以在今天提出来,其实是大政公示的程序,汇报的对象表面上看是崔秀宁,实际上是五品以上所有朝臣。 这么做的目的,是一旦君主的决定有不妥之处,这么多朝臣一定有人能指出来,从而及时纠正。 崔秀宁道:“不准!驳回批复后本宫用印。” “遵旨!”杨汉明道。 所谓“不准”,当然是假。这是所有大臣都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