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1/4页)  装甲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积极主动xìng,这就要求组织严密的部队指挥官必须具有这种重要的素质。其次,组建机械化部队费用大,其规模将受到限制。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国家可以动员几百万步兵,而在下一次战争中,一个国家在战场上很可能至多投入几千辆坦克。

    [注:1939年的情况证明,当时除俄国外,德国约有五千辆坦克,波兰有几百辆,意大利约有一千二百辆,法国和英国约有四千辆,其中大部分是陈旧的坦克。在战争bào发时,上述几个国家的坦克总数中约有四分之三是轻型坦克。]由于坦克能比步兵以更快的速度运动,为了在战争bào发时能夺取主动权,就必须在平时保持足够的机械化部队,以备战时迅速动员。这就导致第三个结论,即为了适应作战的需要,应组建受严格训练的职业部队,取代目前由短期服役的应征士兵组成的部队。这并不是说,要取消征兵制,而是说,这类短期服役的应征士兵,作为所谓“二等”士兵,即二等战斗人员,他们将用于占领、巩固和控制机械化部队所攻破的地域。因此,可以设想,这些士兵将包括工兵和警卫兵。

    [参见第二讲第10节] 4. 武装部队的使用综上所述,我们已提出了三种基本士兵,这三种士兵不是骑兵、pào兵和步兵,而是摩托化游击部队,第一线机械化部队和第二线非装甲部队(一部分人员乘摩托车运动,另一部分徒步运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奇妙的军队组织结构,类似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统率的马其顿军队的组织形式:摩托化游击部队可比作他的轻骑兵,机械化部队可比作他的重装甲骑兵和方阵队形中的装甲步兵;第二线非装甲部队可比作他的轻步兵和营地警卫部队。

    这里我想离题说几句:如果学员希望研究未来战争的可能xìng,我可向他推荐古代的,中古时代的和十八世纪的最好的战例。其中最后一次战争广泛采用了流动部队或游击部队。另一方面,我认为通常人们研究的最坏的战例发生于1870年的什布赫尔恩战役至1917年11月20的康布雷战役这段时期。

    在康布雷战役中,坦克有什么明显的作用呢?坦克的作用表现在对敌人士气的影响。在此次战役中,坦克的作用表明,武装部队的真正企图和目的在于使敌方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是摧毁敌人,也就是说,攻击敌人的神经系统,进而瓦解敌指挥官的意志,这比粉碎敌士兵的ròu体更为有利。飞机的作用也表现在这方面,甚至更明显,因为飞机不仅可以不摧毁敌方军队来瓦解其士气,而且能瓦解作为军队后盾的政治意志和国家意志。因此,航空兵部队形成了第四种部队,它必须与其它三种部队密切配合。

    鉴于下述三种瓦解敌士气的手段,即用飞机的威力瓦解敌方民众士气,用机械化部队的威力瓦解敌军队的士气,以及用摩托化游击部队的威力给敌方造成恐怖和混乱,我们可以预断,用军事力量摧毁敌人的方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方式被广泛采用)将被瓦解敌士气的某些方式所取代,这样,不仅可以瓦解军队,而且可使民众丧失斗忘。

    [注: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心理战是德国战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德国运用这种心理战在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和英国都取得了异常的成功,随后又使法国陷落,但在俄国却失去了作用。因此,上述这种预断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5. 部队的指挥不难判断,上述许多变化必然会对军队的指挥产生深远的影响。离现在时间不很长的年代发生的战争——如克里米亚战争、印度叛变孟加拉之乱(1857-1858年)。和美国内战表明,危险之处就是最光荣之处,也正是将军显示其才能之处。自1870年以来,由于军队规模日益扩大,其组织编制日趋复杂,将军们不得不放弃其指挥官的崇高职责而成为行政管理者。军队组织的复杂x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