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伤效果,而且特别适用于包围战斗。
[第三讲]第三章 参战的战略准备18. 概述在第一讲中,我谈到“战争的xìng质”时,曾指出工业对军事组织、军事组织对战略与战术的重要xìng。由于机器控制着社会生活,它最终也将控制军事思想。在近代史上军事思想比社会技术发展至少要落后一代。蒸气动力船是在1812年出现的,但直到约1840年才被海军采用。雷管是在1814年发明的,但直到1842年英国步兵才装备带击发装置的步qiāng。如果不bào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可能现在才开始设计坦克,我们完全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坦克的产生不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是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
机器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有两个方面,即增加了产量,减少了劳动量。虽然一百多年以前,麦收用镰刀,打谷用连枷,收割一亩田约需四十小时,今天一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收割一亩田不到一小时。在机器制造业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比,这种因用机器代替人力劳动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肯定也会在军事领域发生,其结果必然是,随着武器威力的增长,战斗人员将减少,直到机械化部队的人数逐渐恢复到中世纪部队的人数。那时,五百名穿盔甲的骑土可组成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因此将来五百辆坦克也可组成一支强有力部队。
[注:这个观点需作修正,因为现在坦克是以千辆为单位计算的。但五百辆坦克仍能组成一支强大的部队。鉴于指挥控制的困难,在一定时间和地点要组建拥有五百辆以上坦克的部队往往是不可能的。]部队规模,尤其是战斗部队规模的缩小,将会增强部队作战计划和行动的灵活xìng,随着部队越野机动能力的提高,这种灵活xìng还将进一步加强。
[注:战斗部队数量减少了,其后方勤务部队人数却增加了。1914-1915年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的比伺一般为60:40,现在可能是50:50,将来军队的一个战斗人员或非战斗人员,需要有五个非军人提供后勤保障,也就是说,一支四百万的军队需要两千万非军人(男人或女人)为它提供后勤保障,而军队的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的比例为1:1.]过去战略的制订曾以jiāo通情况为基础,今天的jiāo通情况如何呢?今天的jiāo通不仅是道路和铁路,而且有广阔的空地。在平坦的地区例如俄国南部大部分地区,除江河、森林外,没有影响履带车辆运动的障碍物。因此在这些地区,未来的作战很可能类似海上作战。
[注:例如利比亚战役。]如果国家的jiāo通形成广泛的战略道路网,(其宽度可能达几十英里),那么显然对它进攻就较困难。但进攻部队由于编成规模较小,机动力较强,就易于迂回敌部队翼侧,攻击其后方。
[注:应经常记住的是,在本《讲义》中,我所提到的规模较小的部队是指机械化部队而不是步兵部队或驻守的部队。]我认为上述这两个论点都是正确的,但必须记住,当部队进攻敌后方时,要切断其后勤补给,当攻击其jiāo通线时也应达到这个目的。攻者攻击防者的道路、铁路或地区,其目的在于切断防者与其基地的联系。如果作战趋势表明,切断敌后勤补给非常困难,会遭危险,或不起作用,那么应选择攻击敌基地,而不是攻击其jiāo通践。基地(包括主要基地和前进基地)可能日益重要。
必须记住:机械化部队拥有基地越多,其机动力就越大,就如在海上作战一样,蒸气机舰只的巡航和活动半径是与加煤站、油库和设防港的数量成正比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野战工事的作用增大了,它不仅能用于防护补给基地,而且能用于封锁窄道,如同中世纪的城堡和坚固据点的作用那样。可以肯定地说机动力越强,野战工事的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