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2/4页)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有当上军长,心怀不满,便私下与吴佩孚联系,表示愿意投靠吴之门下,9月14日,援鄂军与吴军大战宜昌,杨森按兵不动,遂使川军溃败,撤回四川。熊克武、刘湘互相推诿责任。

    刘湘迫不得已,任命杨森为第二军军长,自己退居幕后。

    杨森接任军长后,遂与刘湘密谋,决定首先消灭第一军,然后统一四川。

    1922年7月,杨森带领3万多人马,分水陆两路向驻忠县之第一军进行突袭,同时请求吴佩孚派兵相助,第一军却采取“故示以弱,诱敌深入”的策略,主动撤离驻地。他自恃骁勇,又恃有吴佩孚作后盾,便一味挥部猛攻。8月9日,他率部至达梁山西郊,第一军稍作抵抗便又撤走。他认为第一军不堪一击,便分兵穷追不舍。当其部王兆奎旅追至大竹锦屏铺佛尔岩时,遭第一军伏击,损失惨重,李树勋旅追至渠县附近,亦被第一军第一路指挥官刘伯承部夜袭歼灭。这时,第一军乘势发动全线反击,杨森亲率之第九师亦被击溃,只得向重庆撤退,途中又遭川军另一部邓锡侯袭击,被包围在老关口,幸得王陵基出兵相救,才回到重庆。8月16日,川军赖心辉又举兵袭破重庆,他仅带少数部队逃往川东奉节县,值逢吴佩孚所派援军刘汝明旅赶到。正当杨森设宴为刘旅团长以上军官接风时,不料刘伯承率部追至,冒雨袭击,将其部打得四下溃逃,他只带了几位随从,仓惶逃往宜昌。

    杨森不甘心失败,便去洛阳拜谒吴佩孚,请求再发重兵相助,打回四川。吴佩孚图谋四川已久,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同时任命他为北洋军陆军第十六师师长,让其充当武力占领四川的“先锋”。

    8月,吴佩孚令杨森为前敌总指挥,王汝栋、赵荣华为援川军正副总司令,率领第十六师、第七师和第八师的两个混成旅,大举反攻四川,同时,还令滇军袁祖铭率五个混成旅进兵川东,前四川督军刘存厚由陕南进兵川北,援助杨森作战。

    杨森率部由利川偷渡磨刀溪、箭竹溪袭取万县,守军第一军第六师独立旅倒戈投降。随后,他串连川军将领刘存厚、陈遐龄、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等联衔通电讨伐熊克武。第一军为保成都,便从重庆撤出,他又兵不血刃占领了重庆。接着,他挥部直趋简阳,企图越过龙泉山夺取成都,但遭赖心辉部及第一军的夹击,被迫退至隆昌、泸州一线,双方依山相峙。

    熊克武见杨森势力越来越大,便求援于滇军总司令唐继尧。唐为控制四川,以实现其“西南王”之目的,便派胡若愚率16个团经贵州入川。这样,战局为之大变,杨森率部退出重庆。吴佩孚见四川战事成胶着状态,又给杨森增拨qiāng弹、军饷,同时委派刘湘为四川善后督办,统驭反熊克武的各路川军,协同杨森反攻。杨部再次夺取重庆,并乘势进击三台,继克成都,将熊克武等逐至川南。

    杨森占领成都后,便以第二军军长名义兼摄民政,cāo纵军政大权,成为直系军阀吴佩孚控制四川的代理人之一。

    1924年5月,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务督办(相当督军)。他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加紧扩军备战,开办四川陆军讲武堂,大力培训下级军官;委派王兆奎兼任四川省团务督办,训练所控制的地方武装;建立兵工厂,日夜赶造qiāng支弹yào。他还以武力夺取了自流井盐税,每年可收税918万至1398万元,增加了军费来源。正当杨森的势力日益强大的时候,吴佩孚在与奉、皖军阀相争中垮台。临时摄政的段祺瑞惟恐杨森坐大不好统驭,便电令其jiāo出自流井盐税,他根本不予理睬,并立即在督署召开“出征”大会,向军官许愿:“统一四川后,提高官兵待遇,参加作战者一律升官。”即日分兵五路,向其他驻川部队进攻,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72个县,其军队也扩充到19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