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师又12个混成旅。
段祺瑞见杨森咄咄逼人,便于1925年5月明令免去他的四川军务督办职务,调往北京署理总参谋长,以刘湘取代其军务督办之职。杨森知道,一旦脱离自己的势力范围,兵权旁落,便会受制于人,于是不肯离川,在成都遥领参谋总长职。
杨森留在四川,刘湘深感于己不利,便拉拢滇军袁祖铭组成倒杨联军,同时与川军邓锡侯、赖心辉、刘成勋等亦实现联合。公推袁祖铭为联军总司令,刘湘为联军副总司令。7月上旬,联军与杨部激战。开始杨森获胜。后来,他急于寻求联军主力决战,疏于算计,结果其王兆奎师被邓锡侯部击溃。7月21日,联军全线发起进攻,杨部不支,当晚被迫退据沱江右岸。正当杨森调集兵力,准备反攻之际,其一师师长王缵绪倒戈反杨,公然通电指责杨森排除异己,企图统霸四川。与此同时,北洋政府亦电令杨军各部让出东大道,静候命令。8月4日,联军强渡沱江,全线推进,杨森无力再战,退守嘉定。随后派员与刘湘联系。联军头目认为,杨森是个野心很大反复无常的人,要他jiāo出全部兵权,只保留一个营到白帝城“托孤”。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杨森只好接受彻底解除兵权的条件,表示愿只身出川游历。11月1日,他便乘船离开夔门去武汉。
杨森到达汉口,正遇吴佩孚打出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的旗号,招兵买马,杨森即被任为讨贼联军川军第一路总司令,回川收集旧部。这时川内滇军袁祖铭、川军邓锡侯、田颂尧等因与刘湘分赃失和,也希望杨森回川共事倒刘,他见此良机,遂决定钩挂三方,借助他人力量,再次打回四川。
这时,袁祖铭已带兵占领重庆。刘湘的部队被分别隔于上、下川东,不能集结,进退失迭,被迫向杨森谋求合作。杨森急yù打回四川,两下一拍即合,在武汉签定了“丙寅公约”,归还原来杨森所属的兵权,同时商定由他统驭所部及刘湘所属部队驱逐滇军,收复重庆,下川东则为他统治范围。
杨森既得反刘派的支持,又与刘湘达成合作,便于1926年2月从武汉西返四川。随即,他玩弄着“三角同盟”的权谋,恢复扩张自己的势力,先是派黄莘牧为代表到重庆,与袁祖铭商筹吴佩孚所委“讨贼”事宜。经袁许可,他假道重庆,将驻防在上川东的旧部郭汝栋、白驹、吴行光、包晓岚、范绍增、杨汉城在万县集结,使部队迅速扩充到10余个师,约60多个团,人qiāng7万之众。接着,他以“兵多地狭”为由要求刘湘所部让出广安、长寿等地,同时派兵进占开江。袁祖铭见杨森气势逼人,考虑滇军客驻四川,脱离根基,恐为其所算,遂率部返滇。至此,杨森的实力和地盘大为扩展,控制了下川东各县,但终未实现其独统四川之目的。
三、北伐时期骑墙看杨森以组织参观团到武汉guó mín dǎng总部参观学习为名,把朱德、陈毅“礼送”出川杨森再次打回四川不久,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当时,刚从德国留学回国的共产党员朱德,与杨森同系四川籍,并曾在蔡锷之护国军中共过事,有一定旧谊,此时受北伐军委派,回四川争取杨森支持北伐。开始,杨见北伐军势大,便取脚踩两只船的策略,既接受北伐军任命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之职,并欢迎朱德任其军党代表,又暗地里继续担任吴佩孚之“讨贼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不久,北京国民革命委员会负责人陈毅,因身份暴露,不能安身,通过与杨森有私jiāo的北京中法大学校长李石曾介绍,也来到杨部司令部工作。
1926年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万流”、“嘉禾”号等轮船,在长江云阳、涪陵流域,横冲直撞,多次撞沉民船和杨森部队的船只,淹死数人,沉没银元数十万元。在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下,杨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