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4页)  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喜。

    袁世凯就将拟订的东三省督抚要职名单,开呈出来,请他转jiāo给庆亲王奕。

    不久,东三省督抚名单发下来了:“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奉天巡抚:唐绍仪,吉林巡抚:朱家宝,黑龙江巡抚:段芝贵。”这一流人皆是袁党,袁世凯又控制了东三省的地盘。

    但是,这一安排遭到了不少王公大臣的非议。

    尤其是对黑龙江巡抚段芝贵。

    他不过是候补道的身份,此次升任巡抚,可谓一步登天,因此更惹人注意。

    不久,段芝贵赎买杨翠喜,贿赂载振的风声便传出来了。

    御史赵启霖启奏弹劾段芝贵,形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杨翠喜案”。

    慈禧太后闻讯后,立即着派载沣查核。

    段芝贵是袁世凯的心腹,段芝贵吃了紧,袁世凯自然不能见死不救。

    于是,立即请载振将杨翠喜秘密送回天津,再由张镇芳出面,托盐商王益孙将杨翠喜领去做使女。

    等载沣派员到达天津时,杨翠喜已从载振手中转移到盐商王益孙的内室。

    而且王益孙一口咬定早就将杨买下,是在赵启霖弹劾之前。

    人证物证俱在,载沣也奈何不得,况且载振又为奕之子,载沣也不敢深究得罪。

    最后,此案就以赵启霖“任意污蔑”亲贵重臣名节的理由,将赵启霖罢职。

    同时,慈禧太后宣布由于段芝贵涉嫌丑闻,撤去段的黑龙江巡抚,改派程德全署理。

    载振也因涉嫌干系重大,迫于舆论压力,辞去农工商部尚书的职务。

    窃国大盗袁世凯 第11节:五、窃取权力于乱世

    五、窃取权力于乱世

    1912年2月15日,南方临时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称誉他为“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中南海涵元殿驾崩。

    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仪銮殿死去。

    慈禧太后的死亡,给袁世凯的政治前程蒙上了浓重的yīn影。

    尤其是宣统皇帝年仅3岁,军政大权俱掌在摄政王载沣之手。

    而载沣正是光绪的弟弟。

    由于慈禧太后的关系,袁世凯一直是光绪皇帝的眼中钉。

    据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曾明令害死光绪的爱妃珍妃,旋即仓皇出逃。

    光绪皇帝也被挟持在逃亡的行列中。

    他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心情极度抑郁,闷闷不乐。

    在中途休息时,他喜欢独自坐在地上玩耍,特别喜欢在纸上画大头长身的各种各样鬼形。

    他画了很多,又随手将它们撕碎。

    有时也画鸟兽,在乌龟的脊背上写上“袁世凯”3个字,贴在墙壁上,取出小弓箭,搭上箭头shè击,然后再扯下来撕碎。

    由于袁世凯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和权势,对于光绪来说,他一生最痛恨的人就是袁世凯,他也常常提笔写下“杀袁世凯”这类的字条。

    光绪帝、慈禧太后死后,载沣任摄政王,代皇帝行政。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杀袁世凯,替胞兄复仇。

    康熙皇帝亲政后,曾经yù翦除权臣鳌拜,所用方法极为简便。

    据说,一次召见鳌拜时,康熙帝赐坐。

    鳌拜万万没想到,这一坐下,便惹来杀身之祸。

    因为椅子虽然四条腿,可长短不齐,鳌拜年龄又大,一屁股坐下去,自然身体就一晃。

    这一晃便是在皇帝面前有失检点,就是对皇帝大不敬。

    而“大不敬”属十恶不赦罪之首。

    由此鳌拜便身首异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