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2/4页)  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14年,袁氏祖坟的坟丁进京来报,说在袁世凯生父袁保中的墓旁长出一紫藤来,长逾丈许,蜿蜒盘绕,状似龙形。

    袁世凯和他的妻妾子女们异常兴奋,以为这是祥瑞之兆。

    袁世凯厚赏了坟丁,并且嘱他不要对外人谈及。

    于是,袁世凯特派其长子袁克定回乡观察。

    袁克定自河南项城回信说:“是藤滋长甚速,已粗逾儿臂,且色鲜如血,或天命攸归,此瑞验耶!”袁世凯大喜,回信让袁克定招募坟丁,筑墙护卫,以防牛羊践踏。

    又一日,袁世凯收到一位天文学家上书,书曰:“由日起,三更以后,有帝星朗照某某纬度,正在河南项城县地区,兹已逐次北来,月后可至京师,上天垂象,当属在吾皇也。”袁世凯看后,将信将疑,于是在当夜和长子袁克定一起,登上殿月台上,果然如他所言。

    袁世凯大喜。

    于是,京中又轰动一时。

    一次,文武百官齐聚在东单牌楼五条胡同,为徐世昌祝寿。

    溥仪的老师陈宝琛也在邀请之列。

    这天,还请来了京师的名角唱堂会,合演《大登殿》。

    孙菊仙扮皇帝,最后一场有一折便是百官请皇上登宝座。

    戏演到这儿,孙菊仙却出人预料地谦虚起来,就是不上座,站在座旁,连说不敢不敢。

    旁人愣了,这时孙菊仙自编台词,开了一场道白:“自从清室退位,从前皇帝已经没有了。

    现在民国,并无皇帝。

    将来皇帝,并无出现。

    我何人?我何人?我何敢?我何敢?!”他忽然指着徐世昌,“哈!现在谁个是你的皇帝。

    窃国大盗袁世凯 第15节:六、宽筹军费(4)

    ”又转而指向陈宝琛,“哈!现在谁个又是你的皇帝!”退三步,将髯口一掀,大声道:“哈!我又是谁个的皇帝!哈……”孙菊仙的这场自编戏,倒让陈宝琛心酸,倚席掩面、老泪纵横,回到宫中还写了首诗。    因为这时袁世凯要恢复帝制,已经不是秘密,路人皆知了。

    1914年5月1日,袁世凯按照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下令撤销国务院,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首脑称国务卿,并备副手两名,分别称左丞、右丞。

    政事堂成为大总统府公牍上传下达的办事机关。

    政事堂发布命令,都要加上“政事堂奉策令”一类的公文套语,而大清时代,内阁转发皇帝命令,用的则是“内阁奉上谕”。

    袁世凯撤掉了国务院、秘书厅,改换为政事厅、内史监后,又仿前清御史台制度,设立平政院,仿都察院,设立肃政厅。

    又品定官阶,下令将文官官阶分为9秩,即上卿、中卿、下卿、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

    在此之前,袁世凯亲到天坛,行祭天大礼。

    由于袁世凯的一些复古措施愈来愈浓。

    这倒使一些前清迂腐的遗老遗少感到兴高采烈,以为袁世凯会念及前清恩泽,恢复大清王朝的基业。

    袁世凯任正式大总统后,曾致书“大清皇帝陛下”,表示感戴清王室的恩德。

    逊帝溥仪也照例回书“大中华民国大总统阁下”以示祝贺。

    1913年2月,隆裕皇太后因患炎症去世。

    袁世凯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国务员荫昌前往皇极殿灵堂代祭。

    袁世凯还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3天,文武百官服丧27天。

    在祭奠之期,袁世凯臂戴黑纱致祭,并备3万元礼金前往。

    1913年下半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采取了“政非旧不举,人非旧不用”的方针,规定只有在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