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1/4页)  中国北洋军阀大结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一,因此,他对袁的所谓“知遇之感”还是始终不忘的。

    就因为这样,所以,当他看到了国务院发来的通报“袁大总统薨逝”的麻电(袁是6月6日身死的,就在当天发出了这个通电)的时候,竟忍不住悲痛得大哭起来。

    据当时在他身边的参谋长师景云后来说:他看了那个麻电以后,立刻嘴里就发出了“嗯?”的一声,表示出了不敢相信的神情,跟着便看到他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出来。

    随后,他又拿起那个电报来看,泪随声下地说:“大总统这么一个英明人物,想不到会落到现在这样的结果!我受了他这么多年的知遇……”说到这里,冯就情不自禁地伏在他的“签押房”里的办公桌上放声大哭。

    他见了众人的面,说当天要尽快用他的名义发出九封电报。

    这九封电报是发给以下这些人的:副总统黎元洪、国务总理段祺瑞、上将军段芝贵转拱卫军全体将领、各省军民长官、江苏本省军队长官、袁克定等等。

    接着他就把这几封电报的具体内容详细地一一作了jiāo代。

    这九封电报直到当天深夜才各一一写好发出。

    看来,由于袁世凯之死而引起的动dàng局面,现在既然由“北洋”实力派之一的冯发出这样的号召,做出这样的安排,这对当时的北方政局的稳定作用不可忽视。

    1916年(民国5年)的10月间,冯国璋当选为副总统。

    他当选以后,和研究系的关系便越走越近,而和复辟派的关系越来越远。

    直系军阀冯国璋 第58节:六、中南海总统姓冯(1)

    例如:他在南京组织副总统府的时候,就由于梁启超的介绍,任命了研究系的林长民为秘书长,张君劢为秘书(张还是梁启超的学生)。

    从此,冯便和研究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甚至于当梁启超计划把研究系改造成为一个较大的政党的时候,还准备推冯为这个政党的领袖。

    而从这时起,康有为、潘博等复辟派不再被人提起。

    自从清帝逊位以来,这几年当中,冯是抱有深深的“故君之恩”,并且也是有着“还政于清”的思想的。

    因此,有的人就这样说,冯是不赞成帝制的,他不但不赞成袁世凯搞洪宪,也不赞成张勋搞复辟。

    这种话是不符合实际的,冯国璋一直生活在那个封建社会里,他大半生的功名富贵都是在清王朝所谓“皇恩浩dàng”的情况下得来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想不到我一个穷小子,现在封了爵啦!这实在是天恩高厚……”请想,他既认为皇帝对他是“天恩高厚”,又怎么能够不对这个皇帝“出力报效”呢!因此,他后来所以始终有着“忠于清”的思想,就完全是合乎逻辑的了。

    那么,复辟既然真的实现了,也就是他的理想真的达到了,为什么他又陡然地来了个突变呢?这就不得不从他的人生观说起了。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一般人是有着向上爬的思想的,冯当然也不例外。

    他以前之所以希望清室复辟,除了感恩图报这一点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借此而爬上了更高的爵位。

    但是,后来的情况完全不同了,这时他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的副总统,只要遇上个适当的机会,他就可以很顺利地爬上了那大总统的高位,更何况当时作为大总统的黎元洪已经处在了那样的风雨飘摇的境地了呢!很显然,他是愿意做那即将到来的“中南海”的主人,而不愿意在“议政大臣”张勋的手下做那“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的。

    因此,冯的这种态度上的突变,应该说,是由他当选为副总统以后开始的。

    六、中南海总统姓冯

    这次冯来代任,又由于同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