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佩孚岂能放过这重振军威的时机,他立即见风使舵,一变过去“讨冯”为“讨奉”,采取“联孙和冯”的策略,暂时迎合冯、孙主张,趁机借势而起。
1925年10月15日,孙传芳以反对奉军压迫上海工人运动为名,通电讨伐奉系,兵分5路向奉军猛攻,浙奉战争bào发。
吴佩孚趁势宣布出山,在汉口挂出了“讨贼联军总司令部”的招牌。
而此时在吴佩孚心中,第一个敌人实际上还是冯玉祥,只是现在大势所趋,暂时收起“讨冯”的招牌,挂上一块可“讨冯”、可“讨奉”的模棱两可的“讨贼”招牌。
浙奉战争一开始,奉军就败退出南京。
这时由于奉系军阀在各地的暴行和军阀混战带来的灾难,一个个全国规模的反奉运动掀起了。
在全国反奉运动高涨的影响下,奉军将领郭松龄秘密和冯玉祥取得联系,在滦州倒戈,转过头向张作霖发起进攻。
最初,郭松龄的军队攻势甚盛,沈阳也危在旦夕。
后来,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直接出兵援助下,改变了其“下野亦可”的颓势,致使郭松龄兵败身亡。
郭松龄倒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军事上严重地削弱了张作霖的实力,使冯玉祥的国民军占领直隶全境,与国民军占领的河南地区连成一片。
国民军地区的扩大,引起奉张与直吴的恐惧,他们共同勾结起来对付冯玉祥。
早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时,张作霖就派遣密使到鸡公山,对吴佩孚说:直奉战争的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果张、吴能联合起来,那就“天下无敌”。
郭松龄事件之后,张作霖死里逃生,对冯玉祥恨之入骨,特别害怕国民军在北京的发展,想与吴佩孚联合,以共同进攻国民军。
经过在前线的张宗昌与靳云鹏的往返传话,张作霖与吴佩孚日渐接近。
1925年12月,张、吴代表会晤于大连,“大体取得了谅解”。
次年,又商定了联合的条件。
就这样,过去两个敌对的军阀,今日为了反对冯玉祥的国民军,又联合起来了。
1926年1月21日,吴佩孚正式通电宣布“讨冯”,并命令冠英杰率军进入河南。
与此同时,张作霖也借进攻郭松龄残部为名,向关内进犯。
这时,吴佩孚的“讨贼联军”总司令不变,只是“贼”的含意已明显由“奉”变为“冯”了。
在奉直的联合夹攻下,国民军第二军几乎全部崩溃,岳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