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社会主义祖国而进行的自卫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后来,英美等国与苏联、中国等被法西斯侵略国家一道打击德、日、意侵略,其战争也就具有反法西斯战争的xìng质。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B.指导学生利用现有工具书查资料,进行自已阅读。
例如在学习“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内容时,利用教学挂图《二战中的亚太战场》和学生自有的工具书《世界历史地图册》让学生自己阅读,查看来了解珍珠港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活动中心;也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再看1942年12月7日,日军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的bào发。学生们通过自读教材和配合地图来理解教材内容,对于战争的bào发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C.通过研讨,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在讲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的这一内容时,因为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设计让课件显示出以下问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形成?标志是什么?
二战初期,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什么未能联合起来?
1942年,有哪些因素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学生阅读课文后组织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学生们学会了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做作出更完善的答案。
布置的课后作业: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有哪些表现?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看法。在批阅课后作业时,我发现学生们的钻研深入,思路开阔,他们正在熟练地成为了历史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综合归纳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后思索利用先进教学技术和理念及学生自主xìng学习来探索素质教育的体会。
综观整个教学中,学生们是通过欣赏一曲曲契合历史背景的音乐《喀秋莎》、《在乌克兰广阔的田野上》,来感受的那段流逝的战争岁月的氛围;通过观察浏览一幅幅真实记录历史的图像去领悟了一种历史现象;通过观看一段段形象生动影片片段来了解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多媒体历史课堂因此而呈现出了丰富多彩情境。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因此而十分的踊跃。
课后,学生们都认为这是一堂获益非浅的课。学生不仅对二次大战过程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有了清晰的了解,而且对当时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战争背景等也有了较深层面的理解;对希特勒、斯大林等历史人物的功过也能够辩证地进行评价。既完成了本课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课堂知识的传授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jiāo流,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最后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创造xìng思维。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所倡导出来的参与意识,培养的学生创新精神。在我们的多媒体课堂上学生们对历史的全新体验实际上成就了一种创造xìng的创新活动。
学生的自主地学习同时还把教师从繁琐的教学中解脱出来,以便抽出更多时间来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学生则从“填鸭似”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浅谈教育创新的认识
更新时间2005-6-20 21:38:00 字数:2776
(副标题)---从历史课《三国鼎立》的教学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一个不懂得自己出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